還有不到一個月,肚子里的寶寶就要出生,真是即期待,又惶恐。
孕晚期的肚子滴溜溜,圓滾滾。
走在路上,節奏稍快一點就氣喘吁吁,肚子也墜墜的難受,只能時刻用手托著腹,如老人家一般,一路晃晃悠悠。
晚上總是要不停起夜,尿頻得厲害。每次睡著之前,起碼要從床上爬起來5、6次。然而,一旦躺下了,起床又是極費力的,總得有人托上一把。每次從床上掙扎著坐起來的瞬間,都覺得自己好像只企鵝或四腳朝天的小烏龜!
從時間來看,今年的春節大概率要在醫院里度過了,想想還有些不甘心。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是我們一家人最為悠閑的時光。
準備一堆好吃的,在客廳鋪上大地毯,蓋著小被子,一家人擠在一起,嘻嘻哈哈,邊吃邊喝,邊看春晚。
雖然春晚總被人吐槽,越來越沒意思啦!
但在喜氣的日子里,需要的就是喜氣的氛圍,春晚喧喧鬧鬧,又充滿了正能量,正是創造這氛圍的不二選擇。
當然,還有各種群里,時不時冒出的祝福話語和大大小小的紅包們,更是給那喜氣的氛圍增加了無限的樂趣。
可以說,我一年到頭都在盼這一天的到來。
小寶寶,你就體會一下媽媽的向往之心,咱們打個商量行不行,在肚子里稍微多呆上幾天?
最近關注了許多二胎媽媽博主,也看了不少描寫二胎家庭的文章,想要提前了解即將到來的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首先,累!
這個詞是我從大部分二胎媽媽那里聽到的最直觀的感受。大部分人是這么說的:“不是簡單的多了一個孩子的那種累,是1+1>2的累!”
我最近時常會回憶帶小祺一路走來的過程:
剛出生時日夜顛倒,沒法睡整覺,每天不停大小便,換尿布,洗尿布,每時每刻都要有人看著或抱著。
稍大一點,學走路了,時不時的磕磕碰碰。睡覺滾床下、騎車摔地上、在家里玩鬧也能時不時的絆倒,至今臉上還留著好幾道淡淡的疤。
再長大了,開始操心他的性格,教導他禮貌,生活習慣,和其他人相處,鍛煉心性和膽量。
做學習啟蒙,教識字,教畫畫,教數字,教算術,教詩詞,教物理常識,化學常識……
更別提過程中孩子不間斷的各種生病,感冒、發燒、肺炎、腺樣體肥大、消化不良…… 每次生病,孩子難過,大人痛心,恨不能以身代之。
這每一件事情都用了極大的耐心、細心和十二分的用心,一點一點的慢慢的經歷過來,一路走到今天。光是想一想,第二個孩子又要從頭到尾經歷一遍,心就開始累了。
如果生活能夠一鍵,復制,啪,再粘貼,那該多好!
其次,兩個孩子彼此有個伴,不那么孤單寂寞,也不會一直依賴父母了!
這其實也是我最初想要二胎的初衷。
一個孩子,真心太寂寞了。沒有伙伴陪著,在家無聊時只能找父母。
然而父母的樂趣和孩子的樂趣畢竟不同。再怎么積極配合的爸媽也get不到孩子真實的興趣點,沒辦法和他打成一片,讓他盡興。
這只是小的時候。
進入少年時期,總會有叛逆期。如果家里有個同齡人,能理解他的所思所想,供他排解和舒緩心中或高興或傷心或不得理解的困惑之情,這無疑是極好的事情。
而等到成年了,父母已經老去,無法陪伴著他們一輩子。兩個孩子能夠彼此關心,彼此牽掛;遇到困難能夠有人相商,彼此扶持著往前走,生活便也不會那么的難了。
再次,如何平衡對待兩個孩子,是個很艱難的話題!
大孩子,從小一路享受著唯一份的愛長大,等到老二出生,分走了一大部分,必然會失落和不平衡。
小孩子,從出生得到的便只是一部分的關注。而不一樣的孩子,有不一樣的天性,不一樣的天性,需要不一樣的教育。父母從大孩子上面得到的經驗,在另一個不一樣的孩子身上不一定適用,過程中就會忍不住的去比較,去批判。讓他承受本不該承受的一些壓力。
如果不能平衡好這桿秤,養兒養兒,越養問題越多。
前幾天到到一個二胎媽媽寫的養兩個孩子的經驗,看完心里挺不是滋味。
她在大寶一歲半的時候就懷上了二胎,從那時候開始,大寶就開始了在家里“不公平”的人生。
先是被強制的戒了奶,從媽媽溫暖的懷抱離開,奶奶全盤接手。
二寶出生后,媽媽帶著二寶做月子,需要休息,大寶會影響到他們的休息,于是,媽媽的房間成了大寶不能踏入的禁地。
老二太小,每次媽媽總需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哄睡,每晚,爸爸媽媽和老二關在房間里,逗弟弟玩,哄睡,大寶就在門外支棱著耳朵聽里面的動靜。因為媽媽不讓他進門,覺得如果哄兩個孩子睡覺更花精力。
當然,這個媽媽后面看到孩子的樣子了,心酸的不行,就開始帶兩個孩子一起睡。
到二寶再長大些,兩個孩子經常會吵架。媽媽不知如何化解矛盾,便總會批評哥哥,你為什么又打弟弟,你是哥哥不能打弟弟,打弟弟就是不對!她告訴哥哥,弟弟是你弄哭的,你什么時候把弟弟哄好了,什么時候我再把你的玩具(或其他哥哥想要的東西)給你。
于是,哥哥開始學會了無論什么情況都會讓著弟弟。
結局很和諧,兩個孩子矛盾越來越少。
但其實哥哥很沒有安全感。他經常會問媽媽:“你愛我嗎?” 只有覺得不被愛的孩子,才會反反復復問這樣的問題,試圖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來安慰自己啊!
對于這個媽媽來講,后面的和諧是她期望看到的結果,雖然前面走了不少彎路,但和諧了,就萬事大吉了。
我不敢認同這個觀點,甚至覺得她的做法很是殘忍。哥哥最后被迫學會了分享,成了無限付出的一方,兩個孩子的和平相處,不過是媽媽一廂情愿的想法。
然而,這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等家里二胎真正出生的時候,我該怎么在兩個孩子之間去取舍平衡,沒有真真經歷的時候,心里其實沒有底。
無論怎樣,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用愛去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努力擁抱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