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叛逆兒童相處過程中兩個最基本的方法。有效地對他們進行干預能讓他們未來的人生變得非常不同。第一個方法是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去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以便打破那些導致他們叛逆的思維或者行為的循環。你可以通過改變話題、讓兒童做一些體力活(比如散步或者做游戲)或者完成一些設置好的分心任務來幫助他從當前的模式中轉移出來。其中一個方法是,當兒童陷入消極思維或者行為中時,父母可以為其朗讀一本他們最喜歡的書。
分散注意力
8歲大的小明無論如何都不愿意上學。每次上學之前,他都要抱怨自己頭痛、胃痛或者找出其他母親有可能允許他不去上學的理由。母親發現了他的計謀之后,就會用盡一切方法強迫他去上學。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這個可憐的男孩就會尖叫、哭泣、發脾氣并且威脅要離家出走。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母親只好帶著小明來我這里咨詢。實際上,小明不僅僅是對上學感到焦慮,而且有典型的叛逆行為。第一次對他進行干預的主要任務,就是用非常肯定的語氣告訴他無論如何都必須去上學!這是必須遵守的法律,這對他非常
有幫助。如果我們允許他待在家里不上學,他會更不想去上學,并且將真正“被上學的恐懼嚇住”。為了有效地幫助他,他的父母需要在每天早上他覺得自己無法上學或者害怕上學的時候,把他的注意力從這種想法中分散出來。小明非常喜歡昆蟲,他有很多關于昆蟲的書籍。當小明感到不安時,父母就會給他讀一些關于新型昆蟲的書,并且盡量把這些書讀得很有趣。如果小明仍然堅持不去上學,那么他就必須整天都待在床上,既不能看電視也不能出去玩。因為,如果他因為生病而不能去上學,那么他也應該因為生病而不能玩耍。在開始進行干預之前,小明基本上每10天之中會有8天不想上學。而在進行干預一個月之后,減少到了每10天之中大約有兩天。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了。
在這個干預方法中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他的父母必須讓小明清楚地了解到,他自己的那些恐懼、叛逆行為并沒什么用,父母也不是好欺負的。他要么去上學,要么就一整天都待在床上。其次,父母需要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幫助小明把注意力從那些恐懼的念頭中轉移出來。
父母不能允許孩子的叛逆行為得逞,否則只會強化這些叛逆行為,這會毀掉孩子的生活。如果父母放任自流,教導孩子便沒有權威,這些孩子就會在學校中有社交困難。權威性能夠讓父母養育出最有效率的孩子。當強迫癥患者對他們的強迫觀念或者強迫行為
妥協時,這些行為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并且越來越難以對付。當你對叛逆的兒童妥協并且允許他們反抗你的時候,叛逆行為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越早對叛逆兒童的行為進行糾正,對他們就越有利。
在媽媽和爸爸說第一遍的時候,就立刻去做。不要和父母爭辯。
這些原則明確了你身為父母的權威,并且絕不允許孩子和你爭辯,不要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去做什么。如果你告訴孩子去做某件事,而他拒絕了,或者沒有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你應該快速地說:“你可以選擇。要么現在就做,要么過一段時間之后再做。我無所謂,這完全取決于你。”如果孩子沒有立刻做你要求的事情,就讓他暫時休息一會兒。你必須快速、堅決而不帶任何感情地處理不正確的行為。你越是情緒化,孩子就越可能表現糟糕。“不要和父母爭辯”對教育叛逆的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允許孩子和你爭辯,那么你只會強化他扣帶回的抵抗性。當然,你可以傾聽孩子的觀點。但是請分辨清楚,孩子們的話里面哪些是在陳述自己的觀點,而哪些是在爭辯。你要告訴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想傾聽你的觀點,但是爭辯意味著你重復自己的觀點。”
總的說來,對待叛逆的兒童要在必要的時候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也要態度堅決并有權威性。你可以和他們進行爭論,但不要對每一件事都爭吵。可是,叛逆的孩子常常會有扣帶回有問題的父母,這進一步加重了消極的家庭互動氛圍,父母的思維彈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