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叛逆表現可以在前文中找尋。下面我們來說一說讓家長頭痛的青春期的叛逆。
首先,我們還是要明確一點,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正常現象。而且我們也要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時生理發育加速和性發育走向成熟,使他們感到不適應,出現不平衡的感覺以及種種的矛盾和困惑。
二、青春期
1、表現:
孩子會認為自己是獨特的, 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他們的獨立自主性迫切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反感別人把他當成孩子,并且以保護之名來約束和控制他們,需要他人平等的對待自己。
當孩子認為某些言行引發他自己的反感時,就會排斥和否定該人物,或者是整個群體,被情緒左右,不會具體劃分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對的。
他們的反抗形式有兩種,分為外在和內在,外在主要表現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往往是突發性的,難以自控的,但平靜下來之后,他們也會后悔。這是因為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先發育興奮性而后發展一致性,所以表現為沖動而缺乏控制。
內在的反抗表現為冷漠和被動,采取這種方式的孩子會很痛苦,心里壓力大,如果這種不良的心理長期存在,并且難以排解,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產生障礙。
2,建議:
首先,父母和老師要正確認識到孩子的叛逆是正常行為,是具有積極性的,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時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孩子具有了探索和創新精神,神經系統思維距離的發展,讓孩子能夠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關鍵在于如何引導。
要怎么做呢?我們要尊重孩子,創造民主環境,不能事事的約束管教限制,要給予孩子信任,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即使會有一些失敗和錯誤,也可以包容,原諒。當然,我們應該把握尺度,有適當的這個監管,舉個例子,孩子跟一幫朋友出去玩兒,可以允許孩子參加,但是要規定他按時回家。
家長和老師還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并予以理解,因為在青春期時,孩子不再像兒時那樣去崇拜自己的父母,他會越發的感覺到父母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他們的第一傾訴對象往往是自己同輩的朋友,并且在溝通中,家長要注意父母的任務,只是傾聽和了解,而不是說教,如果是說教的話,只會讓孩子離你更遠,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表達,不要妄下評斷,只有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家長理解了,他才會愿意被你了解。
希望對廣大朋友有一些有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