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星球的各位爸爸媽媽們,昨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鷸》,講述的鷸寶寶挑戰自己覓食的故事,希望孩子能大膽勇敢去自己克服困難。今天凸凸要給各位爸爸媽媽們推薦的是一部感人而又讓人深思的動畫短片——《包寶寶》,故事講述了包媽媽和包寶寶共同的成長故事,向國外觀眾展示出了中國家庭的親情。
這部動畫片同樣出至于皮克斯,動畫片里的的主人公是個黃皮膚黑頭發的華裔媽媽,短片里的配樂和情節、服飾等等都充滿著濃濃的中國味道。沒錯這部動畫短片就是中國大多數家庭的真是寫照,并且這部動畫片是出至于皮克斯首位華人女導演——石之予的創作。
石之予出生于中國重慶,在加拿大多倫多長大,她畢業于加拿大謝爾丹學院動畫專業,2011年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參與制作了《頭腦特工隊》《超人總動員2》等多部知名動畫。為了讓影片能更加細膩的體現出中國元素,石之予特地請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石之予的媽媽曾是四川美術學院的老師,石之予的媽媽給制作團隊展示中國包包子的全部過程——如何和面、剁餡、搟面皮等,這些操作都被一一拍攝下來我們就會看到影片里的媽媽熟練的操作。
石之予和媽媽
這部短片講述了在加拿大華人社區的生活的一個華人媽媽因為兒子成年離家而抑郁寡歡,一天早晨媽媽跟往常一樣起來做包子,沒想到包子變成了“包寶寶”,媽媽把包寶寶當做了自己的兒子來養育,每一步都是小心謹慎,帶著包寶寶買菜、做飯、打太極。只要是媽媽覺得危險的事情從來不讓包寶寶去做,因為媽媽覺得包寶寶太“脆弱”,需要自己一直守護著。
包寶寶跟現實的孩子一樣也會一天天的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期”。開始和媽媽對抗,生氣。當包寶寶成人的時候把一個白人女友帶回家,還給她買了鉆戒,并且打包行李要離開這個家。媽媽千方阻攔,包寶寶便于媽媽爭執起來。一時激動的媽媽為了阻止包寶寶的離去,竟然一口把他吞進了肚子里。雖然畫面有點嚇人:但這個場景讓許多人感悟到:過多把愛灌輸給孩子,那過多的愛也會吞噬掉孩子。
動畫里的媽媽一下突然驚醒,原來是一場夢,這時兒子回來了,兩人開始心靈的交流…..
影片的最后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團聚在一起。其實這部短片不僅讓現今的父母去思考怎么去養育孩子,同樣大多數父母在還沒成家之前也是有這樣的經歷,年輕的時候也是會抱怨會抵抗會叛逆,也會說:那你生我出來干嘛。真正為人父為母的時候,才知道原來“父母”這個職位不好當。
對于中國媽媽來說甚至中國家庭,從知道肚子里開始孕育這個小生命的時候,就已經對這個寶寶寄托了家人的希望和祝福。從孩子降生的時候,便是全家人的目光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