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后面肯定有一對有問題的父母”。為人父母,必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當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曾主動嘗試溝通解決,可是漸漸的父母們發現自己的努力和嘗試根本起不到作用,此時就有很多父母開始宣揚“代溝論”了。
一旦遇到溝通不暢的情況,就歸結給代溝。
其實,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責任往往不只是在孩子,更多的在父母。父母們在親子關系中遇到了關于“代溝”的問題時,可以試著多問一句:代溝是怎么形成的?是家長的錯,還是孩子的錯?有沒有可能盡量消除代溝呢?
下面我們就先來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孩子們選擇叛逆的十大理由:
“十大理由”雖然聽起來有些嚇人,但或多或少也是代表了很多孩子們的心聲,父母們可以嘗試對號入座一下:
理由一:從來不問問我是怎么想的
我真是不明白為什么爸媽從來不問問我是怎么想的呢?總是替我做很多決定,總讓我無條件服從他們的安排。
我明明不喜歡玩娃娃,我喜歡的是恐龍!可是他們偏偏非讓我玩娃娃。我也有思想我也會自己思考的好嗎!
理由二:他們的事永遠最重要
我以前也總喜歡和他們說一些幼兒園發生的事,比如我最喜歡的一個朋友要轉學離開了,我真的挺難過的不知道怎么跟他告別。
可是他們根本不在意,說這些小屁孩的事都不值得一提。然后他們就去電腦前面忙他們的“大事”去了。
理由三:他們要求我的那些事,他們自己也做不到!
憑什么他們要要求我期末考試門門考到95分以上,考不到就不能玩手機。難道他們小時候也都能考到95分以上嗎?憑什么他們要讓我每天9點就睡覺,他們卻可以玩到12點!我一旦不聽話就說我不是好孩子,這都是憑什么呀!
理由四:他們總把我當小孩,以為我什么都不懂
其實我已經懂很多事了,家里的決策我也想參與,爺爺奶奶的事我也想出一份力,可是每次他們都說我是小孩,讓我只要管好學習就好了。
其實他們能做的我也能啊!他們就是不相信我已經長大了!
理由五:總是沒耐心聽我說完
每次我想好了一些話想要好好和他們談談,發現他們從來都沒耐心聽完,有時候剛開了個頭就被他們打斷了,要么就總是用一些“找借口”“狡辯”這種詞攻擊我,其實我知道他們根本就沒好好聽我講話。
理由六:他們所謂的“聊天”,永遠都是“學習”
一開始我還沒察覺,以為他們問我“吃了什么,干了什么”是真的開始關心我的事了,后來發現無論他們開頭問的是什么,都可以拐到學習這件事上。他們口才真是都太好了,我都被騙了好幾次了。
理由七:我永遠也成為不了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我真是煩死我們樓那個學霸了,學習好怎么了?他打游戲永遠拖后腿,跟女生說話都臉紅,有什么值得我學的呀!
偏偏我爸媽就總把他夸上天,每次成績一出來我就恨不得離家出走。我明明也有很擅長的事,我爸媽卻從來不夸我!
理由八:我好像必須無條件贊同他們的話
他們心情好的時候,還是愿意和我說點啥的,比如他們上班有多辛苦,他們作為獨生子女壓力有多大,我也曾興致勃勃地回應,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可是我發現一旦我的想法和他們有出入,他們就會立刻擺出大人的架子讓我聽他們的,直到我表示“還是你說的對”,他們才一臉得逞地罷休。我有時候真覺得是我在哄他們。
理由九:就不能稍微好好說話嗎
每次開完家長會,劈頭蓋臉就說我,我又不傻我也知道有些地方是我做的不對,就不能有話好好說嗎,就你聲音大嗓門高啊!越罵我我越煩躁,我難道不想變得更好嗎?
理由十: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父母……
如果我以后做了父母,以上說到的所有問題我都不會再犯!
為什么現在的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了
有一位寶媽說,她只知道現在打孩子不管用了,可是卻不知道為什么不管用了。其實是因為時代和環境不同了,父母的教育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要動不動就搬出自己小時候那一套了。
很多父母想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卻又不愿意用心去學習,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父母的權威自然是守不住立不起的!
現在的這代孩子,更需要平等的對話,也更愿意聽朋友的話,根本不會在意來自權威的聲音。所以比起權威,可能還是跟孩子做朋友更簡單一些。
父母需要如何去“成長”:
父母必須去“成長”,才能更好的和現在的孩子相處。
一.承認現在的孩子是更優秀的
據權威調查顯示,父母談起現在的孩子,評價中70%以上是否定性的。但是事實上,社會在進步,孩子也在進步,客觀上說,現在的孩子是一定比上一代甚至上幾代都優秀的,他們只是個性更突出而已。父母首先必須要承認這一點。
二.讓孩子多說,自己多聽
很多父母每次和孩子的對話,都是不平等的,更像是在下達指令,卻極少會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住自己下命令的欲望,在表達意見之前先學會傾聽。對現代父母來說,學會閉嘴是尤為重要的一課。
三.不可輕視孩子的情感
比起只關注成績和結果,父母更需要多關心孩子努力的過程。除了學習,孩子還有很多情感想要和父母分享,父母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不要孩子關心的你不問,孩子反感的你卻天天問個不停。
四.多商量,少質問
遇到任何事情,尤其是家庭事務,可以盡量讓孩子參與進來,并真誠聽取孩子的想法和建議。
和孩子有關的事情,尤其要注意溝通的態度,多和孩子商量,不要總是質問孩子,在家庭中營造健康的語言環境。
代溝是可以溝通和逾越的,關鍵是看父母怎么做。孩子越叛逆,父母越需要反思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