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一直是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期待。
美國心理學者徐藝珊告訴我們,在美國,爸爸媽媽對于送孩子去學武術的熱情更有甚于國內。送孩子去武館學習,不僅強身健體,還對孩子的心智成長有全面的幫助。
傳統武術永春白鶴拳強調尊重,謙虛,責任感,耐力,榮譽感,身體協調能力,自我控制,自我防御。
參加訓練的孩子的攻擊性和焦慮感均有降低,同時他們的社會能力與自尊有所提高。
有的家長會有疑慮,“孩子已經那么好動了,再學個武術,不是更調皮了嗎?”
其實這是完全不必要的顧慮。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少部分孩子之所以比較“難管”,主要是由于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
永春白鶴拳注重內外兼修、壯內強外,恰好能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自律。
所謂“習武先習德”,永春白鶴拳教學中始終貫徹著武德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尊師重教、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等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一項美國研究中,一群8-11歲的兒童接受傳統武術訓練。研究結果發現,武術訓練減少了男孩的攻擊性行為,他們比接受訓練之前更樂于幫助受欺凌的人。在另一項研究中同樣發現,武術訓練可以減少青少年的肢體、言語攻擊行為及敵意。
人生來就有攻擊性,武術訓練時可以合情合法合理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如果人為地壓抑孩子的攻擊性,將來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可能反而會適得其反。
另外,好身體是一切行為的前提。通過永春白鶴拳武術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增強意志力。
反復練習的武術套路動作,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對孩子的文化學習很有幫助。
文化學習為靜,武術為動,只要合理分配、動靜結合,在尋求身體強健的同時,不過度損耗孩子的精力,就可以使孩子身心愉悅、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