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完二胎,老大剛上一年級,從開學到現在兩個多月得時間,各種問題都暴露出來,發現孩子越來越難管,做個作業由原來的下學后半個小時完成到現在邊寫邊玩三個小時,現在才發現我幫她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真的是都付之一炬了[捂臉]現在是真的頭疼到底該怎么引導她?
先說說我家孩子的問題。首先,她屬于受環境影響比較大的人,如果周圍的人都在玩她就管不住自己了,如果周圍人在學習,她也會很快進入狀態,而且很投入。所以,她最近做作業時各種小動作,還這扣扣那摸摸,估計是她周圍的小朋友有這個毛病,她就全學會了,這也是我比較頭疼的。再三考慮我覺得這個需要跟老師溝通,換座位是最便捷的方式,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所以我決定跟她好好談談,而且以后寫作業我要適當的監督她一下(由于要照顧老二,她最近寫作業我從來沒管過,也沒檢查過,突然覺得自己其實挺失職的)
其次,我覺得我的問題也挺大的,一開始問題不大時不以為然,覺得她會自己慢慢變好的,日積月累問題大到我不能忍受了,又總是忍不住去吼孩子,嫌孩子做事拖拉,而且發現總有東西能吸引她的注意導致我一催再催她還是沒動,就容易火冒三丈。現在我就一直看著我高調門的嗓音催促著孩子做作業(女孩唯一一點好就是比較在乎媽媽的感受[捂臉])。
所以我決定多觀察閨女的問題,跟她交流一下,究竟是什么讓她那么好奇,問問她在我催她的時候,她都在想些什么,也許她自己也表達不清楚,但是在她想的過程中,她可能會意識到她的這個行為不好,至少你要告訴她你不喜歡她這個樣子,并且在她某一次做出改變時給與積極的評價,你可以說:“你今天很快完成了作業,沒有跑神,媽媽好高興啊,剩下的時候咱倆做個游戲吧!”這個鼓勵一定是你陪她做一件事,因為她越來越散漫的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只有這樣你才會注意到她(吼他),孩子不能分辨你是否在吵她,她只是意識到那樣做你在意她了,所以一定要在她做出好的行為時用你的陪伴去強化這件事的印象,千萬不要說你做了某件事我獎勵你什么東西,一但把她好的行為跟利益掛鉤了,那么以后你在她生活學習中的地位就越來越輕了,那你以后再說她什么,她都會選擇無視,因為你沒錢重要。
經過反思,我越來越意識到一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心理轉化時期,一定要用你的陪伴讓她養成好習慣,這樣在未來的學習中她才會走的順利,你要永遠記得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而不是用金錢去代替一切,那樣養出得孩子,只會更加冷漠,孩子是父母的貼心棉襖棉褲,千萬別到最后了錢沒少花,棉襖棉褲卻都漏風了[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