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之名,起於漢、魏。自孝惠帝時,夏侯寬為樂府令,始以名官。至武帝,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則采歌謠,被聲樂,其來蓋亦遠矣。凡樂府歌辭,有因聲而作歌者,若魏之三調(diào)歌詩,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是也。有因歌而造聲者,若清商、吳聲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是也。有有聲有辭者,若郊廟、相和、鐃歌、橫吹等曲是也。有有辭無聲者,若后人之所述作,未必盡被於金石是也。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常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元微之病后人沿襲古題,唱和重復,謂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近代唯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旁。乃與白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遂不復更擬古題。因劉猛、李馀賦樂府詩,咸有新意,乃作《出門》等行十馀篇。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則《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酒》特書列女。其或頗同古義,全創(chuàng)新詞,則《田家》止述軍輸,《捉捕》請先螻蟻。如此之類,皆名樂府。由是觀之,自風雅之作,以至于今,莫非諷興當時之事,以貽后世之審音者。儻采歌謠以被聲樂,則新樂府其庶幾焉。
【新曲】 謝偃
青樓綺閣已含春,凝妝艷粉復如神。細細輕裾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樽中酒色恆宜滿,曲里歌聲不厭新。紫燕欲飛先繞棟,黃鶯始哢即嬌人。撩亂絲垂昏柳陌,參差濃葉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園明月輪。
【同前二首】 長孫無忌
家住朝歌下,早傳名。結(jié)伴來游淇水上,舊長情。玉佩金鈿隨步動,云羅霧縠逐風輕。轉(zhuǎn)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待聽琴聲。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陳王。婉約娉婷工語笑,侍蘭房。芙蓉綺帳還開掩,翡翠珠被爛齊光。長愿今宵奉顏色,不愛聞簫逐鳳皇。
【湘川新曲二首】 杜易簡
昭潭深無底,橘州淺而浮。本欲凌波去,翻為目成留。愿君稍弭楫,無令賤妾羞。
二八相招攜,采菱渡前溪。弱腕隨橈起,纖腰向舸低。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公子行】 劉希夷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馬聲回合青云外,人影搖揚綠波里。綠波清迥玉為砂,青云離披錦作霞。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時歌舞入倡家。倡家美女郁金香,飛去飛來公子傍。的的珠簾白日映,娥娥玉顏紅粉妝。花際徘徊雙蛺蝶,池邊顧步兩鴛鴦。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愿作輕羅著細腰,愿為明鏡分嬌面。與君相向轉(zhuǎn)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愿作貞松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謝西山日,千秋萬古北邙塵。
【小曲新辭二首】 白居易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載樂,歲歲似今年。
紅裾明月夜,碧簟早秋時。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江夏行】 李白
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為言嫁夫婿,得免長相思。誰知嫁商賈,令人卻愁苦。自從為夫妻,何曾在鄉(xiāng)土。去年下?lián)P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載,誰為歷三秋。使妾腸欲斷,恨君情悠悠。東家西舍同時發(fā),北去南來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適來往南浦,欲問西江船。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凄。對鏡便垂淚,逢人只欲啼。不如輕薄兒,旦暮長追隨。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如今正好同歡樂,君去容華誰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