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李平的兒子今年6歲了,小小年紀整天就喜歡和家長“撒謊成性”。昨天明明是需要交50塊的班費,卻找家長拿了一百塊,事后李平看到家長群里的消息才知曉孩子有撒謊這件事。以前孩子撒小謊時,李平覺得孩子小沒多大關系,大些就自然會改善了。
可如今兒子撒謊的次數和程度卻是愈發嚴重了,好說歹說、威脅也沒起效果,再想著如果再有下次直接打一頓完事,讓他長長記性。家長發現孩子撒謊該怎么治更有效呢?比起打罵說教,這3種方法更顯智慧也更有效。
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每個孩子不是生來就會存在各種不良行為的,在這種不良行為的背后,一般暗示著孩子的心理狀態。孩子愛撒謊,家長首先需要從自身找問題。為什么孩子會撒謊呢?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畏懼家長
孩子之所以會對著家長撒謊,主要原因是孩子畏懼家長:知道這件事如果跟家長說了,大概率會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搞不好還會惹來一頓指責批評。如果用撒謊的方式,不僅能夠快速達到目的,還能避免了被家長的各種詢問批評。
出于某種強烈的目的性
當孩子有某種強烈的目的時,比如今天非常想要某個玩具,可昨天已經讓媽媽買了玩具,不好意思繼續找媽媽要錢買,所以會通過撒謊的方式來獲得今天非常想買的玩具。孩子內心這種強烈的目的性,會迫使孩子產生撒謊心理。
周圍人影響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身邊人的影響,如果身邊的小朋友經常喜歡撒謊,那么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會變得喜歡撒謊。或是家長言傳身教的影響,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愛撒謊的人。
面對孩子撒謊,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會帶來什么危害?
面對孩子撒謊,少部分家長會采取“漠視”的態度;多數家長采取的方式就是罵一罵、責備幾句,有些比較嚴重的撒謊問題;家長可能會直接使出棍棒教育。然而這些方式是否真的效果好沒有副作用呢?下面將為你分析。
助長孩子的撒謊行為
面對孩子小小的謊言,家長如果“看破不說破”的話,則會助長孩子的撒謊行為。這次孩子撒的是小謊,下次可能就是更大的謊了。所以在面對孩子的撒謊行為時,家長要及時給予引導指正。
導致孩子變得內向自卑
如果孩子撒謊時,家長不管不顧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指責或是惡言相向、甚至是打罵時,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自卑內向。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會讓孩子立即認錯下次不撒謊了,但實際上是:孩子下次撒謊時會考慮得更加周祥,不讓你發現,后果也就更嚴重。
導致孩子叛逆
面對孩子撒謊,家長如果采用了暴力的教育方式,也是會導致孩子變得叛逆的。在孩子的心里覺得,我之所以撒謊還不是因為你管得太嚴,而不會認識到自己哪里錯了。隨著孩子長大,這種叛逆會影響到孩子的三觀以及身心健康發展。
孩子撒謊怎么治?比起打罵說教,這1種方法更顯智慧也更有效
孩子出現了撒謊行為,無論是這個謊言的大小嚴重程度,家長首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然后根據孩子的撒謊性質進行針對性處理,比起打罵說教,這3種方法更顯智慧也更有效,家長可以試試看。
首先家長需“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發現孩子撒謊后,家長會憤怒這是一種本能,但如果你真的一頓怒火發泄在孩子身上,從此也就關閉了孩子和你交流的通道。家長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發現孩子撒謊后首先需要做到的事,因為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接下來才是解決孩子今后不再撒謊的關鍵。
學會“把孩子當人看”:尊重他們
家長發現孩子撒謊了,不是立即斥責孩子,而是先給予孩子尊重。孩子雖然小,但他們也是人,尊重可以打開孩子的心門。比如可以這樣說:“孩子,媽媽知道學校教課本費只需要50塊,你要了100塊,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可以跟媽媽說說”。
孩子說出了原因后,家長可以給孩子100塊,并告訴孩子:“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可以和媽媽說,不要用撒謊的方式,這樣會讓媽媽很擔心,只要你是合理的要求,媽媽都會同意的,交完課本費剩下的50算作你勇敢承認錯誤的獎勵”。
孩子得到了尊重,才能真正反省自己的錯誤
在發現孩子撒謊后,家長既給予了孩子尊重,引導孩子說出撒謊的原因,最后家長再明確表示自己的態度。這一系列的過程,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在意自己”并且“尊重自己”,才能真正反省自己的錯誤。
面對孩子撒謊,家長一頓斥責,孩子以后不會再對你“袒露心扉”,最后的結果就是“孩子會說更多的謊言”。反之,家長給予了孩子尊重,孩子才能真正對家長打開心門,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在教育孩子時,家長需要明白:“能好言好語,盡量避免怒目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