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子書翻譯及原文注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誡子書也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這部誡子書不僅表達了諸葛亮對自己子女的期望,也反映了他對中國歷史和道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翻譯和注釋這部誡子書,以展示它的價值和意義。
原文注釋
《誡子書》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故智愚者雖昭然若日,猶未及之也。
翻譯
作為君子,應該靠學習來增長才華,靠謙虛來培養品德。不學習不足以增加才能,不立志不足以成就學業。學習需要安靜,才能需要學習。不學習不足以增加才能,不立志不足以成就學業。淫慢則不能激勵精神,險躁則不能控制情緒。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所以智慧愚者雖然昭然若日,但仍然未及之也。
諸葛亮的誡子書不僅表達了他的治國理政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對人性的深刻思考。他認為,學習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同時,他也非常強調個人的品德和修養,認為只有品德高尚,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成為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