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進行得如火如荼,品牌們蹭熱度也沒有停下來過。蒙牛、伊利等品牌都在借勢奧運會推出自家產品,韓束牽手國家游泳隊共同打造冠軍品牌力。
京東也發起了奧運話題#為熱愛敢上場#,沒想到卻翻車了。
2021年7月30日,東京奧運會賽場,中國羽毛球隊混雙選手包攬金牌和銀牌,無論哪一方贏都將為中國再添一金一銀,大快人心!
的確,這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
隨即京東官博也發來賀電:鎩羽歸來,包攬金銀!這份榮耀,非你們莫屬!
等等,鎩羽歸來?不妥吧?
網友紛紛喊話京東企宣部門是不是該換個小學以上水平的人了。
被網友發現后,京東刪掉了“鎩羽歸來”。
不能說改得很及時,但未在大規模爆發前改了,之后又刪除了相關內容,這一波操作速度還是可以的,不過后續也沒等到官方的道歉聲明。
有人懷疑京東是想用“凱旋歸來”,為了和羽毛球契合選用了“鎩羽”。但為了配合羽毛球,又沒了解清楚“鎩羽”意思,就用諧音,導致了翻車。
不過,“凱旋”和“歸來”也不能一起用啊,這個也不知道的話,說不過去吧。
如果創意有鄙視鏈的話,“諧音梗”恐怕處在底端,但諧音梗仍然是廣告圈idea的救急良藥。
去年,《脫口秀大會》節目上再次帶火了諧音梗之后,諧音梗便層出不窮,幾乎火遍大街小巷,你若稍不留神,就可能跟不上朋友們的聊天節奏。
憑借“路由器”和“陸游氣”的諧音,360套用了陸游的名字,完成了自家路由器的諧音梗文案,還為此推出了小條漫。
去年四月底,「陸游氣壞了」這句諧音梗忽然上了熱搜,于是360順水推舟,再次推出了系列條漫,借著熱度宣傳了一波產品。
諧音梗往往利用字詞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簡單易懂,既能抓注意力,又可以影響受眾心智,創造一種既熟悉又新奇的感覺。
品牌也喜歡利用諧音梗做品宣,拉近與受眾之間距離同時,還能塑造品牌形象,體現品牌個性。
但廣告創意從不,也不止于諧音梗,掌握這3點,讓你的創意更容易出圈。
01極端化
反常規而行的極端營銷方式,找到一個情形,在該情景下,突出產品的一個賣點重要到了不切實際的程度。
例如:炫邁口香糖,一邊嚼口香糖一邊原地旋轉,結果“根本停不下來”直至地板上出現了洞。
郭采潔邊嚼炫邁邊騎單車,從上海到內蒙再到四川,還在騎噢。
夸張幽默的方式來詮釋產品的特點,一定程度上有吹捧的成分。目的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引起觀眾的好奇心,通過“嚼炫邁,根本停不下來”加深觀眾對產品“美味持久,久到離譜”的印象。
同時,觀眾可能也會相應產生質疑,想親自試試是否真的這么持久,以此激發觀眾購買欲望。
02反差化
嘗試打破我們的慣性思維,與我們腦中的固有觀念形成反差,給人以新奇的感覺。
例如:沃爾沃XC60 的“別趕路,去感受路。”
這句slogan的含義有點類似當年利群的電視廣告: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不再一味強調車在路上飛馳的性能與便捷的操作,而是強調司機的內心精神世界,賦予了“駕駛”更高層義。
沃爾沃是要帶著大家探索一段心的旅程,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傳遞出這樣的調性。
03可視化
具體要比抽象更加容易在用戶的腦海中形成畫面感,可視化的表達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比抽象的事物更加具有說服力。
例如:曾經一度令人追捧的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七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
香飄飄針對產品、市場、競爭對手,尋找到“銷量”關鍵詞,使其成為說服目標消費者的理由,并用視覺表現來影響消費者的情感和行為,促成購買力。
香飄飄作為中國杯裝奶茶龍頭品牌,如今在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品牌沖擊下,陷入業績停滯與市值縮水雙重困境。
只有從傳統的固化思維中“轉型”出來,找到與這一屆青年人的契合點,才不會被市場拋棄。
結語
諧音梗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社交媒體的發展讓信息的傳播變得簡易、便捷,加速了諧音梗的流行。
用戶受到從眾心理刺激,接連不斷地參與創作,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因此,諧音梗可以幫助品牌倍速傳播,輻射至更多用戶。
但是不論是什么東西都過猶不及,偶爾的嘗鮮會獲得大眾的認可和好感,肆無忌憚的亂用就會令人心生厭倦,畢竟深度理解產品、內容以及精神內核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