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网av,国产经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21页在线看,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后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澤光書院 計劃用81天時間,對《道德經》中的81章,每天一章節進行解析和譯文,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理解《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第64章 慎終如始

【原文】

其安易持①,其未兆易謀②。其脆易泮③,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注釋】

①持:保持。

②兆:苗頭,征兆。

③泮:分散,破碎。

【譯文】

當局面安定時容易把持,當事情還未露先兆時容易謀劃。當事物脆弱時容易分開,當事物細微時容易消散。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就處理妥當,處理事情要在禍亂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根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舉步開始走出來的。主觀妄為的將會招致失敗,強行把持的一定會失去。因此有道的人無所作為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也不會遭受損失。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遭受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別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財貨,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經常犯的過錯。以輔助萬物按其自身規律自然發展而不會妄加干預。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解析】

本章重點提出了物理與人理相結合的理論,這一理論不但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還包含著富有實際意義的行動技巧和生活智慧,這些后來都成為中國人修身行事的標準。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在本章中,老子先是闡發了透過事物現象抓住事物本質的道理。這個道理在今天看來,并沒有什么特別高深之處,但是在兩千五百年前,它卻是振聾發聵之語。

接著,老子運用三個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我們聯想到了茍子《勸學篇》中的這幾句話:“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o"可見,老子和荀子在思想觀點上有某些相通之處,或者說,荀子承繼了老子的某些觀點。不過,荀子接下來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o"他提出了積極進取的主張;而老子則主張無為、無執,這實際上是讓人們依照自然規律辦事,樹立必勝的信心和憑借堅強的毅力,耐心地一點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會造成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的結局。

事實上’宇宙間所有看上去屬于偶然的和突發性的事變,都必然經過了一個復雜、隱晦、潛移默化的演化階段,只不過人們往往注意不到罷了。人類注意不到事物的潛移默化,而許多動物卻比人類具有更加敏銳的洞察力,風雨來臨之前的晴天白日下,老鼠、螞蟻、青蛙、飛鳥們都會預感到暴風雨的即將到來而紛紛未雨綢繆。按照生物界的常理,人類自然也應該具有未雨綢繆的能力,但事實上,在近代科學工具產生之前,人類確實已經喪失了這種能力。至于為什么會喪失,或許是人類脫離大自然的時間過久、隔離過大,或許是人類過于注重對人類世界的關愛而故意疏遠了大自然,或許是人類有意地回避了那些無可逃避的災難。

老子的提示對于人類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他告訴人們:所有強大的、不可戰勝的事物都有它的萌發時期,萌發時期的事物正處于柔弱階段,如果人們善于把握事物的這種規律,就能夠防患于未然。他指出:“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正是對能瞻前而不能顧后的人的提醒。

老子洞察了萬物對生命的堅守,從來都不是通過變換表面形式來故弄玄虛,而是真誠地順從自然,感到人類的許多行為確實是脫離自然界太遠了。

而且,人類這樣猶如急行軍一般的前進,對生命質量的提高會有真實幫助嗎?老子不認為人生應該如此度過。老子在此強調了-一切災難和禍患都因有所作為和心理偏執而起,他說:“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不試圖有所作為,自然然很少有失敗;個人行為不偏執,自然很少有失誤。老子認為,一般老百姓做事情,因為不懂無為的道理,亦小能把一件事情從始至終以一種其慎重的態度來進行,他們雖然永遠在忙碌著,卻總在事情眼看著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了。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王弼《道德經注》

以其安不忘危,持之不忘亡,謀之無功之勢,故曰“易”也。雖失無入有,以其微脆之故,未足以興大功,故易也。此四者,皆說慎終也。不可以無之故而不持,不可以微之故而弗散也。無而弗持則生有焉,微而不散則生大焉。故慮終之患如始之禍,則無敗事。

處在安全的境地依然提防危險,時刻留神以防失敗,謀劃無功而返時該如何應對,所以說在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容易預防。雖然從非物質的非存在物成為了實際存在的東西,但是它們物質的一面仍然弱小,不足以完成大的功績,所以說容易消除、改變。上面四個方面說的都是要保持謹慎直到最后。不能因為事物尚未形成,尚未具備形態就不注意它,不可以因為問題小就不去及時消除、解決。不具形態的東西不去注意就會變成有形的事物,小的問題不解決就會發展成大問題。所以像憂慮事情起步階段的阻礙和困難一樣憂慮事情終了時的禍患,事情就不會失敗。

為之于未有,謂其安未兆也。治之于未亂。謂閉微脆也。當以慎終除微,慎微除亂。而以施為治之,形名執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敗失也。好欲雖微,爭尚為之興;難得之貨雖細,貪盜為之起也。不學而能者,自然也。喻于學者過也。故學不學,以復眾人之過。

應該在問題出現之前預防,說的是在沒有預兆的時候將問題解決。在禍亂產生以前治理,說的是影響安定的因素還尚未壯大的時候將其平息。應當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來去除微小的隱患,從細處著眼來消除混亂。而以妄自施加影響的方法來治理,用行政法律手段來控制,反而生成了是非的根源,取巧或通過不正常手段獲取利益的行為盛行,必然會失敗。熱衷于自己欲望的滿足雖然是小事,但是由此爭名奪利的現象就興起了;難得的器物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這些東西的行為就盛行了。不學習就具備的能力,是自然具有的。這是為了說明治學之人的過錯。所以說圣人所學的就是什么都不學,沿襲眾人走過的道路,以保持萬物自然的狀態。

蘇轍《老子解》

方其未有,持而謀之足矣;及其將然,非泮而散之不去也。然猶愈于既成也,故為之于未有者上也,治之于未亂者次也。治亂禍福之來,皆如彼三者,積小成大。圣人待之以無為,守之以無執,故能使福自生,使禍自亡。

譬如種苗,深耕而厚耔之,及秋自穰。譬如被盜,危坐而熟視之,盜將自卻。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為非為不成,非執不留,故常與禍爭勝,與福生贅,是以禍至于不救,福至于不成,蓋其理然也。

當事物還沒有形成形態的時候,留意而謀劃就足夠了;等到具備了形態,只有用分解離散的手段來消除。越接近事情完成的時候,越應把對還未成形的問題的處理放在首要,而還未造成巨大影響的小問題相對次要。治亂禍福的由來,都如同上面三個例子一樣,是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圣人以無為對待,持守不占有、不執著的原則,所以能使福自然生成,禍自己滅亡。

這就像是種苗,深耕地、厚培土,到了秋天自然豐收。這也像是遭遇小偷,端坐著盯著他看,他自己就逃走了。世人不知道事物自然發展的規律,以為非要作為然后才能成功,非要執著才能保留,所以常常和禍患做徒勞的抗爭,為幸福增添毫無必要的累贅,導致禍患嚴重無法扭轉,幸福難以達成,都是因為這樣的道理啊。

圣人知有為之害,不以人助天,始終皆因其自然,故無不成者。世人心存于得喪,方事之微,猶有不知而聽其自然者;及見其幾成而重失之,則未有不以為敗之者矣。故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皆徇其所欲以傷物,信其所學以害理,圣人非無欲也,欲而不欲,故雖欲而不傷于物。非無學也,學而不學,故雖學而不害于理。然后內外空明,廓然無為,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待其自成矣。

圣人知道妄自作為的害處,不妄圖以人力去幫助天,始終因循自然規律,所以沒有做不成的事。世人的心思都在得失上面,一些事情的細節仍然有沒意識到而聽任其依規律自然發展的,等看到事情快要成功了,就害怕前功盡棄,事情卻常常因此失敗,所以說從頭至尾都和開始時一樣謹慎就不會失敗。

人們都執著于自己的欲望而對其他事物造成傷害,過分信賴他們學到的知識而曲解了真理,圣人不是沒有欲望,他的欲望就是沒有欲望,所以有欲望也不會對事物造成傷害。圣人不是不學習,他所學的東西就是什么都不學,所以雖然學習也不會曲解真理。這樣之后就達到了內外空虛明凈的狀態,無所作為,只是輔助萬物依循規律自然發展,而等待它們自然完成。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午2:07
下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午2:13

相關推薦

  • 少女被迫休學

    少女被迫休學,心中充滿不解和痛苦。她本應該在學校里度過美好的時光,但現在她卻只能在家里度過無聊的日子。 她曾經是一個勤奮的學生,總是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努力考試。她相信她一定能…

    教育百科 2025年4月30日
  • 怎樣才能休學高三

    休學高三,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這需要勇氣和決心,但也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休學高三的一些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需要認真考慮…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1日
  • 十一歲的男孩厭學正常嗎

    十一歲的男孩厭學是否正常? 十一歲的男孩正處于成長和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許多男孩可能會表現出厭學的情緒,這可能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的。 首先,男孩在青春期,身體和心理上都經歷…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19日
  • 怎么戒網癮孩子的游戲下載

    怎么戒網癮孩子的游戲下載 近年來,網癮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許多孩子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而陷入了困境。為了幫助孩子們戒除網癮,家長和教育者們提出了許多方法。其中,游戲下載被…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7日
  • 求雨不上學搞笑

    天氣越來越熱了,人們都開始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場及時雨來解渴。然而,最近卻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有些同學開始因為求雨而不愿意上學了。 據我所知,有一位同學的家長給他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教育百科 2025年6月7日
  • 獺讀ta還是lan它是什么動物

    獺,讀ta還是lan,它是什么動物? 獺,是一種哺乳動物,屬于兔科。它們通常生活在寒冷的地區,以冰雪和草料為食。獺的體型較大,通常有50-100厘米長,10-20厘米寬,體重可達4…

    教育百科 2025年2月4日
  • 寫給兒女心理健康的話

    親愛的兒女, 我想對你們說,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到我們的生活質量, 也關系到我們的幸福感。所以,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的健康和幸福也是我們最重要的關注點。 我知道,作為兒女,…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29日
  • 佛前供燈八句偈

    佛前供燈八句偈 在佛教中,供燈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式。它代表著我們對佛法的敬意和信仰,同時也是提醒我們珍惜當下,感恩周圍的一切。在佛前供燈,不僅可以祈求平安和幸福,還可以凈化心靈,提…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25日
  • 深圳中考志愿

    深圳中考志愿 深圳中考是每年學生們都將面臨的重要考試,它決定了學生們能否進入理想的高中,以及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作為學生的家長或老師,我們需要認真對待深圳中考志愿,為學生們的未來做好…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13日
  • 羅馬數字1到10怎么寫

    羅馬數字的1到10代表不同的數字,它們代表著不同的長度和意義。以下是它們之間的不同點: 1. 1是一個最小的數字,它表示“一”,是數字系統中的第一個數字。它通常用于表示數量或計數。…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15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徐州市| 江门市| 永安市| 奎屯市| 长沙市| 出国| 斗六市| 肃宁县| 都江堰市| 拜泉县| 盐津县| 平潭县| 什邡市| 从江县| 深泽县| 彭泽县| 平和县| 馆陶县| 河西区| 河南省| 会昌县| 伊金霍洛旗| 兰考县| 平原县| 东阳市| 明溪县| 朝阳市| 呼玛县| 新和县| 鲁山县| 满城县| 浦北县| 孝感市| 肃北| 石渠县| 土默特右旗| 个旧市| 阳西县| 宁阳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