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通道街街道友誼巷社區走進營坊道回族小學,與一年級的同學們開展了一次生動形象的民族團結教育課。
“孩子們,你們有什么熟知的民族團結故事嗎?”“老師我知道!有三千孤兒入內蒙。”“老師我知道昭君出塞。”課堂上,友誼巷社區工作人員在和孩子們互動,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今天,為同學們講述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該故事講述的是蒙古族姐妹龍梅和玉榮的真實故事,在1964年2月9日,年僅11歲的龍梅和9歲的玉榮因父親去給鄰居幫忙,兩人自告奮勇替父親去放羊。放牧時突遇暴風雪,兩人為保護羊群,與暴風雪做了一天一夜的斗爭,最終體力不支,暈倒在雪地。第二天被人發現后送去醫院救治,由于凍傷嚴重,龍梅失去了左腳拇指,玉榮右腿膝關節以下和左腳踝關節以下做了截肢手術,造成終身殘疾。在醫院恢復意識后,龍梅急切的問身邊醫生羊群的情況,得知384只羊僅凍死3只,其余的安然無恙后,龍梅開心的笑了。
姐妹兩人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不斷成長,他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在各自工作上做出了貢獻。在她們的激勵下,全國涌現出許多模范人物,他們在青年時期以“草原英雄小姐妹”為楷模,長大后通過不同方式弘揚了她們的精神,在社會上唱響了主旋律、弘揚了正能量。今天這堂課的意義也在于此,要讓孩子們學習“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精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進一步拓寬了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渠道,激勵孩子們爭當民族團結的“石榴籽”。
撰稿:代妍
編輯:吳菡娜
審核:張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