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能性
從運動訓練學角度講,田徑運動屬于體能類項目,受運動者身體素質水平制約較大。田徑運動教學受學生身體素質水平影響較大,這就要求教師應在田徑教學中處理好教學與學生體能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學生的體能水平為田徑運動教學奠定了素質基礎;另一方面,田徑運動是體能鍛煉的最佳途徑,反過來又可以促進學生體能水平的提高。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是基礎體育教育的主要目標,田徑運動與體能的密切關系提示我們要有效利用田徑運動,開發內容資源,為學校田徑教學服務,為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服務。
(二)單一性
由于田徑運動項目的體能特征,特別是跑類項目較少,且要借助器械,使得學生在運動時呈現出單調、枯燥等心理特點。因此,如何通過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變換、教學過程的控制、教學互動的設計等,調動學生學習田徑運動的積極性和潛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變得非常重要。
這是一名田徑教師的必修課,需要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藝術和教學情趣。實踐證明,教師的教學態度端正,用心鉆研教材教法,田徑課就能上得精彩紛呈,因此,一節田徑課的教學效果與教師的用心程度是息息相關的。此外,為了提高田徑運動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中可多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等教學方法。當然,在田徑運動游戲化、競賽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運用的時機和強度。
(三)基礎性
基于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田徑技術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田徑知識、技術,學會運用田徑運動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了解走、跑、跳、投的正確姿勢,樹立為田徑運動教學服務的意識。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指向將田徑運動教學緊緊地與基礎體育教育聯系在一起,教師必須考慮那一學段的田徑運動目標、內容、方法等。
否則,體育教育專業的田徑運動教學就會迷失方向,變成空中樓閣。因此,就體育教育專業的田徑運動教學內容而言,可以將先進的知識和技術學習與基礎體育教育所需的、以鍛煉身體為主要目標的、簡單實用的非正規技術教學內容相結合,以契合專業的培養目標,更好地適應基礎體育教育的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