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高考復讀新政策,帶你全方位了解復讀
一、2024年高考變化
1、教材變化:2023年5月開始,地理、生物等級考為新教材。2024年5月開始,物理、化學等級考為新教材。
2、“小三門”科目成績可以保留,但需注意2024年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的要求,例如:上海本地42所院校總共涉及1347個專業招生,其中:不限選科的專業為698個;物理化學雙選的有551個;其他的選科組合涉及98個。
2024年高校專業選科要求可加文章最后微信獲取。
對于“小三門”學科,復讀考生有多種選擇,可保留“小三門”科目中的任意一門、二門或三門的成績;可全部重考;可更換科目(合格考需通過)。
小三門選科策略可線上或線下咨詢。
二、復讀生的報考條件及要求
考生父母其中一方現屬上海市常住戶籍,或積分達120分以上持有居住證的外省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證》,且考生須是參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完整學習經歷的應屆生或2023年已列入本市高考報名庫的歷屆畢業生、大學退學生。
在高考機會上,復讀生與應屆高三學生享受完全同等的考試機會,可以參加包括春考、秋考、藝術類專業統考、體育統考、專科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批次、飛行技術專業院校招考等所有應屆高三生可以參與的考試。部分軍事類院校、警校可能存在只招收應屆高中生的情況,具體可關注各校發布的招生簡章。
復讀生與應屆生實行“同分同錄取”,不存在任何減分政策。
三、復讀,適合你么?
一般情況下,復讀分以下四種情況:
1、發揮失準:有實力,但缺點“運氣;
2、潛力未全部挖掘出:本身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突出,但受教育資源限制、學習方法有問題,“投入“與”產出“不匹配;
3、“開竅”晚,但已覺悟:之前放飛,到了高三才開始努力,成效已見,但因時間不夠沒能達到要求;
4、志愿因素影響:由于對高校專業選科要求的不了解或志愿填報失誤,導致錄取的院校/專業與定位志向差距太大。
四、復讀學生較應屆生有優勢么?
1、通過對新舊教材的熟悉,復讀生比應屆生有更多的知識、信息積累優勢。無論是學科基礎還是應試技巧,復讀生都強于應屆生。
2、教材更換并不意味著知識本身和命題組命題邏輯的顛覆,在新教材的命題時既有新教材的特點又有舊教材的影子,試題一定是新舊教材的知識體系與特點的結合,這對復讀生參加高考更有優勢。
3、各地區高校開始擴招,傳統“一本”高校擴招增幅較大。
4、復讀生經歷了多輪復習和高強度的訓練、考試,學科基礎和應試技巧都更具競爭力。
5、復讀生不需要花精力和時間準備合格考,且“小三門”成績可選擇保留,較應屆生要備考合格考和六門學科,復習備考會更專注。
五、復讀值得么?這段經歷能為你帶來什么?
有些人可能覺得高考不會對人的一生產生影響,但不可否認它決定了你人生中一個階段的起點。高考是最公平、最由你掌控的機會。復讀的勝算高于專升本、插班生和考研。綜合全國來看,專升本錄取率在15%-20%,公辦學校6%左右;2022年上海插班生錄取率5%左右;2023年的考研錄取率16%,還要排除本身保研的學生比例會更低,考上985高校難上加難。而2022年上海高考本科錄取率為73%。
1、資源力量的加持:如果牢牢把握復讀這次機會,實現從專科到本科,從一本到名校的轉變,不同學校帶給你的資源將是整個人生的長期收益。這些資源大到影響三觀的塑造、眼界與認知,工作、升造的機會,小到影響社交圈。
2、心智的加速成長:從做出復讀的決定到復讀的過程都會加速心智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六、如何復讀成功
首先,復讀的決定不應該是感性的判斷,而是在權衡利弊后的理性判斷。
其次,認清復讀這件事。復讀并不恐怖,卻需要敬畏。對有些學生來說這是一次彌補的機會,對有些學生來說這是一次魚躍龍門實現人生轉折的機會。無論對誰來說,它都是需要你們認真對待并珍惜的機會。
第三,重新審視自己。對自己的心態、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做一個反思。沒有人是完美的,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清醒的認識,調整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第四,制定詳細、周密的計劃。利用第一次的志愿填報,鎖定復讀目標,找到各學科的分數差距,制定精確到小時的學習計劃并堅持執行。
最后,選定優秀的高復機構。從辦學資質、師資力量、教學管理、學生綜合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機構,進行專注、高效的學習。
來源:上海高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