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去年,有一位來自甘肅的女生,高考成績剛好超過二本線20分,然后,填報志愿時自信過頭,填報的都是一些不錯的公辦二本。
毫無疑問滑檔,然后,只能填報征集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又沒有錄取上,于是,又進行了第二次征集志愿填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真的被錄取了,學校還不錯,一所二本醫學院。
相比大專來說,不知道好了多少。
為此,全家人都高興壞了!
可見,通過征集志愿,真的有可能被成功錄取。
所以,這篇文章,我們來了解一下高考征集志愿,因為,其對于不幸“退檔、滑檔”的考生來說,非常重要。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在有些省份也叫“征詢志愿”,并且,會出現在各批次錄取中(順利完成招生的計劃的批次則沒有)。
所謂的征集志愿,就是指在某個批次正式投檔錄取結束以后,某些高校由于填報考生較少,導致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那么,缺額的計劃就會向社會發布,然后,再次組織滿足該批次錄取分數線并且還沒有被錄取的考生進行志愿填報。
通俗點理解,就是說,高校有空額招生計劃,考生還沒有被錄取,那就再來一次志愿填報,對雙方都是好事。
考生多一次錄取機會,高校的招生計劃又不會浪費。
以上,就是“征集志愿”的意思。
哪些考生可以填報“征集志愿”?
前面已經講了,想要填報“征集志愿”,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① 能夠達到本省對應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也有降分征集的情況);
② 還沒有被任何一所大學錄取。
而“滑檔、退檔”的考生,可能是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主力。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會說“征集志愿”是滑檔以及退檔考生最好,也是最后的機會。
下面,介紹幾點關于征集志愿填報的注意事項,希望滑檔考生能夠成功上岸。
填報“征集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項?
① 準確獲取征集志愿信息
填報完高考志愿以后,大家一定要及時查看自己的錄取狀態以及高考征集志愿信息。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來獲取。
- 省教育考試院官網
- 省招生考試信息網
- 省招生考試網官微等。
任何關于高考錄取的通知,都會通過這些渠道中的一個或者多個進行更新。
② 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填報征集志愿
在我們查詢自己的高考錄取狀態時,當整個批次錄取已經接近尾聲,征集志愿即將開始,如果發現錄取狀態還是“自由可投”,那說明我們已經被“退檔”或者“滑檔”了。
這種情況是需要填報征集志愿,如果錄取狀態是“擬錄取”、“錄取”、“錄取確認”等狀態時,則不需要填報征集志愿。
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及時關注自己的高考錄取狀態,很多省份的招生辦每天會更新4次考生錄取狀態。
所以,建議大家早中晚各查詢一次,直到自己確認被錄取為止。
③ 牢記征集志愿填報時間
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很短,因為,考生少,學校也少。
可能只有幾個小時、半天,最多也只有一天時間,錯過了那只能后悔。
比如,河北省本科提前批A段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是從7月10日12時到17時,只有5個小時時間。
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征集志愿填報的具體時間,精確到小時。
然后,及時填報征集志愿,爭取成功被錄取。
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征集志愿次數并不只有一次,可能會有兩次乃至于三次,主要取決于高校是否還有缺額。
所以,第一次征集志愿失敗,先不要放棄,特別是擦線考生,有可能還可以繼續填報。
④ 搞清楚被“退檔”的原因
對于被“退檔”的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之前,需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會被“退檔”,是因為專業未服從調劑?還是因為身體原因?
一定要搞清楚,在征集志愿填報時,就要注意,避免二次“退檔”。
只要能注意到以上這幾點,我想,通過征集志愿被成功錄取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也希望考生,無論成績高低,都要把握好每一次機會,爭取成功上岸,建議輕易不要選擇復讀。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