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如何去教育他?
教育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要做好的5件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盧梭在《愛彌兒》中寫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凡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第一時間找家長。
第二個典型的錯誤是: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
殊不知,有些家長卻會直接以“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作為威脅,甚至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直接答應孩子的要求。
父母不試著去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就會讓孩子覺得:“只要我不聽話,我就要用這種方式讓父母對我失望,不再愛我了。”
面對孩子的需求,父母要做到理解和回應
。當孩子認為父母不會再糾纏、寵溺自己的時候,才會繼續跟父母一起分享他的想法。
因為對孩子來說,如果有哭鬧、耍賴的權利,他就會認為只要用這種方式,父母就會妥協,甚至還會鬧出更厲害的事情來。
只要父母理解和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覺得父母能接納自己,而不是自己。
“愛和規則才是和諧的”
父母必須“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需求。
孩子想買玩具,父母不同意買,可以引導孩子根據自身條件來做出決定,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正確引導孩子。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呵斥。
看見孩子的需求,父母才有機會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父母更應該有界限感,因為界限感就是界限感,父母的職責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而不是滿足自己的所有需要。
否則,我們的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卑微的人,或者是一個被父母撫養的孩子。
只有明確了這個界限感,才有可能去遵循真正的規則,去面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