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屢教不改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比如,兒子不愛讀書,明明家里有書,但從不看,這個時候,就要孩子向父親求助,父親不愿意來,孩子就會罵父親,然后父親又會開始講道理,講了一大堆道理,可是孩子一點都不聽,父親要么大聲吼叫,要么直接動手,孩子都沒有機會再跟父親說話,就這樣導致父親的權威從家庭中消失了,對孩子的教育也就無效了。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之前有個朋友,她的孩子特別不聽話,每天都在家里坐著吃,朋友每次看到孩子吃得非常好,都會給孩子說,以后要講衛生,要講禮貌,可是孩子卻不聽,經常會因為不講衛生而罵孩子,每次罵完孩子也不愿意跟孩子講道理,就這樣惡性循環,直到孩子罵得多了,孩子哭鬧的更厲害,她才會妥協。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朋友很無奈,這種情況也在很多家庭中出現過,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聽話?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
那么,我為什么認為這個原因要跟孩子講道理?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認為講道理最能說服力,也最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然而,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更愿意聽大道理。因此,當一個孩子在情緒極端情緒極端時,他們往往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自己不同意的觀點,以此來表達內心的不滿。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當孩子的情緒極端不滿時,最容易出現“你講的事都是我不對”的局面。
因為他們感受到的是父母在否定他們的感受,是不被父母喜歡的。
這樣的孩子,在日后的人際交往中,也往往容易出現“情感窒息”的情況。
3、用“哭窮”讓孩子覺得一切都可以不勞而獲
孩子不喜歡吃生冷的食物,往往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一份好的東西,會帶來的是一份快樂。
尤其是在孩子需求上,如果孩子以哭鬧的方式來獲取滿足,父母更應該明白,這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是孩子想要自主的表現,“哭窮”只會讓他得不到滿足感。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喜歡用“哭窮”
這個詞來形容孩子,認為孩子哭鬧沒有用,看似是在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堅強。
可是這樣的教育,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愛哭鬼,不值得被愛,而且,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覺得自己的要求,才是被愛的。
因為這種錯誤的認知會讓孩子產生害怕失敗、害怕被否定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只會讓孩子更加不知所措。
3
孩子哭鬧耍賴,“硬碰硬”效果更好
面對孩子愛哭、愛鬧,父母往往用“軟的”解決問題,比如孩子不肯吃飯,就放棄了孩子吃,當孩子哭鬧時,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生氣,試圖阻止孩子哭鬧,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制止。
這種方法不可取,因為,小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播下一個愛哭愛鬧的種子,讓孩子今后日后成為一個愛哭愛發脾氣的人。
不要在孩子哭的時候無視孩子,要在孩子情緒穩定時及時回應,不要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會讓孩子養成一個壞習慣,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立好規矩,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
三、正確的處理方法
1、在孩子哭的時候,父母要做到耐心傾聽,并及時安撫孩子,必要時,可以選擇給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比如《小馬過馬路》,引導孩子知道遇到事故應該如何處理,比如《生氣靜下心來》。
2、適當的給孩子哭出自己的情緒,表達情緒,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
3、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共情,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認同他,和孩子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