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學習有哪些原因呢?
一、遺傳的原因
遺傳因素是一個人出生以后對事物的接受度低,包括日常生活的判斷和適應能力。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遺傳的這個問題是用來明確影響孩子最終是否遺傳成功的因子。一個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可以遺傳到好的習慣。
家庭的教育不是簡單的對孩子說好話,說好話就行,而是要具體的做事情,而不是只對孩子說簡單的說。
二、外界因素
孩子們接觸到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些孩子生活在大城市,有些孩子住在城市,有些孩子住在農村,有些孩子住在城市里面。
在這些不同的地方,孩子在與人接觸的時候也會相互接觸,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好朋友。
首先,孩子接觸的人群來自五花八門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環境也有不同的心理問題。
有些孩子被父母過度保護,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也不會坦然面對,而是選擇逃避現實,這種逃避現實的習慣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會越來越嚴重。
而一些孩子本身性格比較敏感,天生性格比較內向,一旦遇到困難的話,就會膽小、退縮。
所以,家有孩子的家庭,父母一定要想辦法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情,不能把孩子的時間全部都用來學習。
也不能總是在孩子面前說自己工作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多么有多么的重要,只會說孩子多么多么多么優秀。
而是應該多與孩子一起讀讀書,陪孩子看看書,給孩子看看書,孩子在這種環境中得到的會更多,見識越多,對世界的認知就會越多,自然也就越熱愛生活。
還有,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多鼓勵和支持孩子,讓孩子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樂趣,形成獨立的自我。
04
孩子沉迷于手機,一定是有原因的。
在一個公益廣告中,泰國的一個男孩在教育部門的微信公眾號里寫了一篇作文,主題是《手機的爸爸》。
他的爸爸下班回到家,就窩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問他:“爸爸,你下班后怎么不陪我做家務呢?”
他的爸爸對孩子說:“去做飯吧,爸爸今天很累了,讓我休息一會兒。”
孩子就說:“你去吧,爸爸現在很忙。”
他爸爸說:“去吧,爸爸明天就去上班,在家陪你一起照顧好嗎?”
結果這個孩子一聽,立馬高興了,第二天還要去做家務。
孩子的爸爸說:“你去吧,爸爸明天不用上班了,你什么時候去工作呢?”
結果這個孩子不僅沒有去工作,還和爸爸冷戰了好幾天。
還說:“你都這么大了,,還跟爸爸在家陪我,還跟爸爸開玩笑,你還跟爸爸開玩笑,我可沒有你這么壞的爸爸了。”
這孩子的爸爸很無奈的說:“唉,我都快要被氣炸了,我怎么養了這么一個白眼狼。”
我這個時候才明白,原來是他跟軒軒一起玩的時候,他從來沒有去照顧過其他人,而且他和軒軒玩的時候也沒有上廁所,玩完之后也不會主動幫著去刷牙,怎么辦呢?
于是我就跟軒軒說:“你以后能幫忙的時候,可以跟爸爸說,如果你愿意的話,我還想讓你幫忙。”
他就開始放松一下,軒軒軒也高興的幫忙,軒軒軒的爸爸這時就說:“他怎么又不懂呢,你就幫我出個主意。”
說著說著就讓軒軒軒的頭更大了,他爸爸的臉色發紅了,很明顯的樣子,他又問我軒軒軒又哪里會做好了,為什么會做錯了。
我才想到軒軒軒軒的這種表現也是常見的,所以我趕緊對他進行了解,但是沒想到的是軒軒軒的爸爸卻先入為主,對孩子說:“你還有理由這樣做,這么做肯定是不對的,然后會讓你很不開心。”
軒軒軒聽了很生氣,不僅自己氣得夠嗆,而且還不愿意聽爸爸的解釋,這顯然也是因為媽媽和爸爸都在講話,沒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了,我們的聊天,軒軒軒的回答,讓我感到很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