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可以出去冷靜下么?
當孩子不懂事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是憂心忡忡,要么氣急敗壞,要么恨鐵不成鋼,一個比一個暴躁。
其實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不妨做一些別的事情,反思一下自己的情緒。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前段時間有個寶媽給我留言,說她的寶寶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然后回家后媽媽說她沒有教孩子打回去,要好好教育一下,孩子卻說“我不是你媽媽,我是你老師”,自己跟老師站在了一起,生氣的她將孩子晾在了一邊,自己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打翻了飯碗,這時孩子也同樣不開心。
所以很多家長可能會想,孩子是不是老師的話傷到他了,于是家長就開始抱怨,指責老師。
但其實,家長這樣做,是不想把老師推到孩子的對立面,讓孩子真正學到“尊重”他人,這是教育的一種最好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父母會和老師站在一起,希望老師能夠理解、體諒、包容孩子,真正地去接納孩子,孩子才能真正地信任老師,并積極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第三,孩子還小,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教育也需要靜待花開。
教育需要安靜下來,等待花開,心急吃不了熱的食物,只能是日漸年幼苗不斷地生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教育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長跑,前期是看起來漫長漫長的,但是一旦習慣養成,以后就是長高、變成,只要不偏離正常的軌道就好。
本文中家長可以提寶貴的教育建議:
一、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充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理需求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滿足,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也會大大降低。
二、教育孩子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三、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讓孩子更加明白人。
父母與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這只會增加孩子對家長的抗拒,要多聽孩子的想法,多嘗試不同的事情,也許在這其中會有一些收獲,這更加激勵了孩子,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在學習上,孩子會更加努力去學習。
四、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鼓勵孩子學習。
作為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在學習方面要多關心孩子,讓孩子在學習方面也要多鼓勵,讓孩子把學習和生活更加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汲取知識,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五、關注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系。
很多時候,孩子不想上學,逃學是因為在學校遇到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和同學關系不好,或者是學習成績不好,他無法獨自應對這些問題,所以他就會選擇輟學。那么,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找到孩子不愿上學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同時,要讓孩子明白,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還有很多比上學更加重要的事情。
結語: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抽時間與孩子進行一次心平氣和的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會厭學,找出原因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責罵,甚至是對孩子拳打腳踢,這樣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愿與家長溝通。
所以家長要想辦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孩子重新回到學校上課。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時,家長應該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