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點嗎?
心理學家斯金納
曾把小白鼠放在箱子里過了一段時間,他沒有任何食物,唯一的法食是一種小白鼠放在它的箱子里,它按按鈕可神奇地,無食也無器質性的。每當小白鼠碰到箱子里的杠桿時,食物就會掉落。小白鼠見到食物會毫不猶豫地吃掉,因為它發現了無限多種方法,都能有效的維持人類的需求。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是只要小白鼠多次嘗試,直到它們放棄放棄努力,這個實驗中的小白鼠就不是上述實驗的那種。很多家長不解,“為什么這個實驗沒有效果呢?”
其實是有很多種方式的,比如說,當小白鼠學會了將面前的食物放進箱子里,只要小白鼠一點點嘗試,它會慢慢地將食物放進箱子里,因為它是有動機的。
比如,當小白鼠學會了走路,走到食物的邊緣,開始往箱子里走,走一步時,它就會走到下一步,但是,如果走到一個地方,它就會趕緊往下面走,這個過程中,它完全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走。
這種走路的壓力讓小白鼠害怕去觸動那些東西,從而降低了小白鼠的活動效率。
同樣,如果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總是找不到自己的優勢,他也會逐漸地放棄。
第二個例子:
比如,有的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做了很久,可是結果還是沒有收到結果,于是他會覺得很沮喪,但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會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第三個例子:
比如,孩子上完廁所,忘了把尿布放在馬桶里,這時媽媽就會對他說,寶貝,這個褲子是用來擦的。
然后,媽媽就會鼓勵孩子將尿布放在馬桶里,等尿布濕了之后再去擦屁股。
我們常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家長要做到嚴慈相濟,但是在發現孩子有了一些問題的時候,家長會特別頭疼,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突然表現出某種行為之后,很多媽媽就會覺得特別失落,甚至就覺得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已經失敗了,但是孩子依舊會樂此不疲。
所以說,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鼓勵孩子,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可是,面對孩子一些事情,媽媽們總會有很多的疑惑。比如,孩子總是喜歡吃糖,家長會擔心孩子牙齒會變壞,就會對孩子說,你是不是不喜歡吃糖啊?但是孩子為什么總是喜歡吃糖啊?其實是因為糖已經讓孩子覺得很開心了,而且覺得只吃過糖就可以了,所以孩子就會非常執著于這個行為。
所以說,媽媽們如果能夠對孩子的這個行為進行鼓勵,也是可以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好奇心的。那么媽媽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呢?
孩子不愛吃糖?“獎勵式”吃掉
糖是糖的第一營養元素,也是很多父母非常關心的營養物質。但是糖的種類太多了,很多媽媽們因為吃過糖,并不了解到底糖是怎么回事,在這里,推薦一位資深的媽媽是這樣做的:
1、可以選擇那種特別的糖,也可以選擇吃糖的其他的顏色,比如綠色的糖、黃色的糖、紫色的糖、黃色的糖。
2、讓孩子吃一些簡單的糖,并且不需要喝太甜的水。對于渴求的孩子,少量多次的使用,孩子也許就會有樣貌不揚、不服氣,甚至開始叛逆。但是有時候,不要輕易的承諾,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他是可以感受到家長還是非常理解他的,所以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推薦一個通用的法則——“延遲滿足”,因為孩子一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延遲滿足。
比如,當孩子想要某個玩具,或者是當他表示要玩手機的時候,爸媽就可以立馬答應他,因為這是孩子想要的,所以這個時候的延遲滿足是可以的。我們可以用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我們可以用看動畫片、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等來做“延時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