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開導不聽話孩子的話語
馬雅舒是個有著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她還沒有孩子之前,她跟很多觀眾一樣,把“可怕的兩歲”都說成是個糟糕的三歲,因為作為一個母親,她的心里一直在不斷地想著,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自己家的孩子變得這樣。
最近就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就是馬雅舒想讓孩子不要總是聽話的時候不要再“不聽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在家庭教育界,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詞就是“不聽話”。
其實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孩子的叛逆是比較正常的事情,因為孩子還不懂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只是被大人們慣壞了。
孩子在與人互動時,如果表現出明顯的叛逆的行為,就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01
尊重孩子,傾聽是溝通的基礎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要善于傾聽孩子的聲音,因為有些孩子的人生成長中會出現錯誤的契機,也是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階段。
如果父母不懂得傾聽孩子的想法,就無法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就無法知道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用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即使孩子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也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表達,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02
學會和孩子表達自己
如果孩子與父母有不同的想法,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你要穿藍色的鞋還是紅色的呢?”
對于孩子所說的話,父母不要總是打斷孩子的話,不要打斷孩子,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聽從父母的意見。
父母要學會與孩子表達自己,而不是打斷孩子,自己表達自己的意見。
03
學會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
孩子有問題,父母應該先找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劈頭蓋臉的就把孩子罵一頓,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父母信任。
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有錯誤是正常的,這種錯誤可以犯,但是要正確的認識錯誤,不能一味的覺得自己孩子錯了就完全沒有了,有錯誤是正常的。
父母要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朋友,不能把自己的長輩進行嚴肅的批評,這樣孩子在面對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和父母進行溝通交流。
父母要多學習一些青春期知識,多了解孩子的內心,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想著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父母要把自己當作是孩子的朋友,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不要總是想著把自己認為好的事情全部施加給孩子,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要總是想著去掌控孩子,要學會放手,
這樣孩子才能成長,也能夠逐漸獨立。
身為父母,也要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引導工作
首先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獨立成長的空間,讓他自己去成長,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打擾,讓他自己去思考,父母的引導才是最有效的。
其次,幫助孩子找出問題的原因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要多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慢慢地引導孩子去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加的成熟。
讓孩子學會理解自己,這也是父母減少焦慮的有效方法。
【父母對于青春期孩子過度焦慮的另一個方面,也是我們要加強孩子自我認識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其實,青春期是一個孩子自我意識蓬勃發展的一個時期,他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在這個時期,孩子有強烈的表現欲,喜歡挑戰新鮮事物,但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作為父母,我們要注意對于孩子情緒的識別,要懂得識別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學會包容和理解,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重新調整自己的狀態,不要讓孩子積累過多負面情緒,防止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很多時候,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果不被父母看見、理解和接納,會在孩子負面情緒中持續發酵,最終會演變成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