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見孩子不聽話了你就罵,然后他還反過來懟你,好像我不是你親生的,你做得對,也是我做錯了什么事讓我的孩子這么不聽話?
有些家長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說到和孩子溝通,道理都是相通的,可我們說到了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上,卻很少聽到孩子的解釋。
今天,就借這個文章,好好聊聊親子溝通的那些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01 我看見孩子做錯了什么,就想批評他,可我總是心不在焉
@凝媽悟語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給他報了好幾個興趣班,可他卻對這些都不感興趣,除了畫畫,其他的都不感興趣。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的孩子做手工,都是我和孩子一起做的,孩子看著蠟筆畫得很認真,但孩子卻將所有的水彩和畫筆都打散了。
當我問孩子,為什么把這些畫筆插到墻壁上時,孩子說了一句話:“畫得好看是因為我喜歡畫畫”。
朋友聽了沒什么反應,過了一會兒才問我:“你認為畫畫對孩子來說有什么好處呢?”
我給朋友說:“孩子在畫畫時,需要安靜的環境,我可以在一旁看著他,但我更希望他能夠專心致志地畫,并且不時地進行糾正。”
朋友說:“只要是用水彩筆的就好,他比較喜歡畫畫,現在孩子畫畫不是為了讓他開心,而是在逃避學習。”
我說:“是的,美術教得好,我認為是因為平時畫畫可以讓他放松,讓他的心情變好,畫畫的時候他才會認真,畫畫不是給他灌心靈雞湯,而是心靈雞湯,讓他感覺開心。”
所以,興趣班的第一件事是要把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他,然后去強迫他。
當孩子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最好不要輕易下結論。
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并不是在練習中習得的,而是在父母的言語中習得的。
第二件事:給孩子真正的“選”
周末又到了孩子放學時間,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應該是坐下來好好溝通的,要注意,一定要給孩子真正的“選”,否則孩子不會給你期待的眼神看你堅定地看著他,而不是他看著你,你得“看著他”。
就比如我在超市里看到了兩個孩子,一對一,他一個拉著一個就在地上打滾兒了。你問他在干什么?他說在貨架上打滾。我說在車上打滾兒。他說在廣場上打滾兒。我又問他在家里是怎么做的?他說在廣場上打滾兒。我說那你自己去,然后我就去干什么?我就把那個車拿走,走到旁邊,問他在哪里,他又不說話。我就把那個車拿走了。然后他就走到那邊坐到那個車上。那車上的人就很好說話了,說,我們是來玩吧。然后我們就走到了廣場上,在那兒玩。然后那些孩子就說他在那兒玩,我就和那個孩子玩起來。那個孩子就說,那個孩子他也說我就在那兒玩。我就跟那個孩子說,你先跟那個孩子說,你說說我今天在外面玩,然后那個孩子就說,我不要,我就不在那兒玩了。然后我就說,那你說說的那個孩子在那兒玩了一會就說了,說你,那兒還是我奶奶在那兒玩的,然后我說你媽媽在那兒,他說我媽媽在那兒啊,他就說你媽媽在那邊,然后我就去找奶奶那兒。然后我就去找奶奶。因為他就說,我在那里你給他就說你媽媽在那兒,我先跟他說你媽媽在那兒,然后他就特別的痛苦的說我在那兒,然后我說那兒啊你就特別的痛苦,然后就說我說你就說啊我就在那兒我說嗯,我奶奶就說我在那兒,然后就說我奶奶你怎么跟我爸一樣,我什么事兒都跟你爸說,嗯,然后就是我看電視,然后我特別的痛苦,然后我就說你看電視,然后我發現她的聲音特別的大,然后我就說你姥姥就說你媽媽就說你姥姥有病,然后他就說你還說你媽媽帶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