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不吃這一套,但是不吃那一套是餓了,也不吃了。好像小孩子們都沒有道理吧。
上周末,張姐有一個小侄子,天天就知道玩手機。我問張姐要不要沒收手機,張姐婉拒了,說自己可以打游戲。
我們當時正在做事,她就聽見了,然后就去給兒子蓋上。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蓋了10分鐘,兒子的這個小玩意就沒了。
還有一個朋友就是叫果果媽,她平時特別忙,無暇顧及兒子。結果給兒子買過一個早教機,孩子開始還不愛玩游戲。
為了讓兒子體驗,她把蘋果手機拿來,打開,設置好時間,想要玩15分鐘,然后打開游戲。
手機里面下載了各種游戲,還有各種動畫。每次去超市,果果都很喜歡,不想離開媽媽,不想看電視。
這個時候,張姐又選擇了一本繪本,告訴孩子:
“紅色、綠色、紫色、綠色的蘋果,我想讓你涂顏色。”
果果喜歡的是小豬佩奇涂色,不喜歡的是奧特曼的顏色。
過了一會兒,果果還是想讓爸爸涂顏色。
張姐指著自己的“小豬佩奇”說:“來吧,看小豬佩奇涂色。”
果果興奮地拿起畫筆在紙上揮舞著,畫了一會兒,果果還唱了“小兔子”,還在紙上畫了小兔子。
張姐說:“這是個很好玩的玩具。”
而且,果果看到貼畫的“小動物”都很喜歡,她還會拿起畫在紙上畫。
不管是誰,她和常果爸都能收獲到難得的親子互動。
米粒媽的《媽媽發火了,心情不好的時候》
,簡直就是一部妥妥的動畫片。
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情節,和家人聊天、講童謠、逗樂。
不僅是米粒爸,米粒媽還會經常參加親子閱讀比賽,給大家講故事。
因為小時候米粒特別喜歡講故事,我常說:“書里的小動物是不是很可愛啊?”
米粒媽就特別賣力地買了一大堆“小動物”,陪米粒爸送去給奶奶,這讓我有點意外。
雖然奶奶很忙,但是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一起看書、做游戲。
米粒爸經常和米粒媽一起陪著一起看書,講故事。
我和米粒爸去外面打工時,會帶著米粒一起去超市,買一些簡單的蔬菜。
米粒爸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他還會耐心講自己工作的事情,他在一旁聽我講得越多,我就越會學著他的樣子,跟著講給他聽。
米粒爸有時也會給我講講工作的事情。
雖然有時會聽不懂,但是我覺得他的態度很重要,我總是竭盡所能跟他在一起,希望他能聽得懂我講的事情,然后聽懂我講的。
米粒媽的工作內容
對于米粒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有時候確實不知道跟誰學會社交,其實跟誰學會玩,跟跟誰學會學習這些都沒關系。跟誰一起玩就是和我玩的時候,孩子通常是不知道怎么玩的。
咱們就簡單地假定了,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七八個月齡之后,我們就開始教他一些簡單的社交技巧,比如指認和模仿動物、攻擊性的行為等。
這個時候,孩子就比較容易聽懂和執行,同時也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會有一些簡單的攻擊性行為。
孩子在6個月大的時候,還不會從別人那里學會攻擊性的語言,總是把「不要」掛在嘴邊。
很多媽媽說孩子這時候反倒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比如看到大人很生氣,他也會去攻擊成人。
另外有的時候,孩子很小的時候,看到媽媽生氣了,孩子也會去攻擊媽媽。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試著理解孩子,給他支持,教他正確地發泄情緒。
同時也要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獎勵,讓孩子去實現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