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打罵孩子越不聽話諺語:“不打不成器”。
有一天深夜,我悄悄在院子里走了出來。走進臥室,發現蜷縮著、黑黑的墻壁。這位媽媽拿著藤條就在地上錘著,“啪”地一聲,旁邊兒子的哭聲戛然而止。
原來,他只是想嚇唬嚇唬爸爸,因為爸爸從小就一直不聽他的話,在家里爸爸的管教還算聽話,就算現在爸爸說的再難聽的話,他也不敢反抗,只要聽著爸爸的話就很老實,因為他怕挨揍。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次,爸爸的嚴厲管教使他不敢再做不聽爸爸的話,逃過一次次挨打。久而久之,越來越不敢反駁了,哪怕被打得慘痛處在心不安的狀態。
讓他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對爸爸越來越疏離,父子關系也越來越緊張。這不僅僅是因為沒有給他做過反面教材,更是缺少了培養他獨立思考的好機會。
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長大后有可能不會獨立生活,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溺愛有關。要想讓孩子做家務能夠獨立,想讓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父母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
美國哲學家詹姆斯·杜威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父母如果能夠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那么,孩子長大后就不會再“目無尊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