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聽話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不聽話的孩子就要看心理醫生了
以前做過這樣一個案例,男孩一直在家里很乖巧,平時也很愛說話,可是忽然有一天,他突然跟父母說不想上學了,當父母立刻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是重度抑郁癥。醫生診斷后說這病很嚴重,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不能再這么浪費了。可男孩就是不聽,一直覺得自己是故意的,越是不聽,父母越是說自己是個壞孩子。后來父母親因為孩子的情況,暫時在外面打工,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照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后來孩子的媽媽就一直在外地上班,平常都是爺爺奶奶管孩子。孩子的爺爺奶奶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只要孩子聽話,爺爺奶奶對孩子的要求,爺爺奶奶都會滿足他。每當爺爺奶奶對孩子說:“別動怒,你好好學習,你考上大學了,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你的學習了。”爺爺奶奶總是這樣對孩子說,于是孩子就特別想學習。
他奶奶的外公外婆就對孩子特別溺愛,總是溺愛,只要孩子一犯了錯,奶奶就認為孩子不乖。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孩子很聰明,但是就是因為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很難聽老師的話。小學時候,因為學習習慣的問題,老師還要家長向家長反映,于是就有孩子不上學了。父母可能就會更加著急,批評指責孩子,而這時候孩子身上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成為了一種不良習慣,父母想糾正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有一些家長反映說孩子不愿意上學,或者是對學習沒興趣,比如說看到孩子在玩手機游戲的時候,沒有學習的動力,也沒有學習的目標。之后孩子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覺得學習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種心理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應該的。
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用獎勵的方法來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比如孩子上課的時候,用積分來獎勵他,然后帶他去玩耍,帶他吃好吃的,帶他去爬山,帶他去參加同學聚會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獎勵的方法,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一種痛苦的事情。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讀書寫字或者是學習畫畫,這種方式一定要比較直接,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一個比較容易完成的方式。而且每當看到孩子寫字或者畫畫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獎勵孩子一筆,一個地來,這樣孩子就會比較容易養成良好的寫字和畫畫的習慣。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和孩子進行一些游戲互動。
1、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給孩子放一些玩具,因為孩子對玩具很熟悉,還要經常拿著小汽車的輪子,然后再拿著這個玩具在床上玩,這個時候其實他對這個玩具沒有一點興趣。
我們可以換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來代替,但是我們需要一定的玩具。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寫字和閱讀習慣。
我們家長要想讓孩子們在寫作業的時候變得更加專注,我們就要盡可能的幫助孩子愛上學習,例如: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用計時器來幫助他記錄時間,當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時候,他的眼睛就會不由自主地離屏幕,而且會慢慢地離屏幕遠一些。
2) 制定每天的時間計劃。
只要規定了孩子可以做多長時間的作業,那么這個時間就可以針對孩子的薄弱項進行重點突破。
3) 孩子的生活安排方面。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可能會有些許的原因,比如說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就不能正常上學,那也沒有辦法了,孩子每天除了睡覺之外,在家就應該過上別的樣的生活。
所以,家長要敦促孩子每天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并且按照計劃來,每天要求孩子要完成多少作業。
這樣孩子不僅會有動力,還能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3) 為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還沒上學,就讓孩子放棄假期。
其實,如果孩子有更加輕松的安排學習,完全不用擔心孩子沒有學習的天賦異于常人的情況。
當然,家長也不要忘了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