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搗蛋的孩子,可能是生病了。
當今社會,孩子不聽話,在老師和家長心中屬于“不聽話”的類型。很多家長對此感到苦惱:我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聽話。老師和家長通常會根據孩子的表現和平常的調皮搗蛋程度,判斷孩子是否有淘氣行為。但是,淘氣和聽話有什么關系呢?淘氣、不聽話是孩子的特性,是孩子特定年齡階段的行為特征,是孩子特定的心理特點。
01淘氣和不聽話,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人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看過這樣一段視頻。在英國BBC拍攝的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里,6歲的 蘇三力是個皮猴子,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的世界觀非常簡單,看到了“世界”。
他不知道怎么去認識這個世界,就喜歡一個人躲在一邊,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
在這個世界里,他還有很多的朋友,這個世界里,他覺得最安全的就是他的爸爸,最愛他的媽媽,而他自己的爸爸無論在哪里,都是他最親愛的爸爸。
沒有真正的朋友,他沒有辦法和這些人交朋友,他心里的陰影變得越來越大,甚至不想去學校。但是他的爸爸并沒有因為他的成績而責怪他,他感覺到自己有被信任。
另外,他很想擁有一個這樣的爸爸,只是覺得在家里,他總是被否定,感覺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
實際上,他對自己、對父母、對周圍的人都是一種懷疑的態度,而這種懷疑并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是由于外界的負面評價,讓他覺得自己很糟糕。
然后,他變得自暴自棄,內心不再有勇氣,不愿意去面對那些讓他感到難受的事情。
這時,家長還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多鼓勵孩子,多肯定孩子,給孩子重新找回自信的機會。
當孩子完全恢復了之前,家長們就要慢慢減少表揚的次數,并且要逐漸的增加他們的興趣,這樣他們才不會因為想要什么就用哭鬧來達到目的。
不然的話,可能在以后的生活當中,他們依舊會用哭鬧來達成目的,以此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家長要注意,這種情況非常非常常見,因為孩子已經上癮了。這時候,家長們就要引導孩子,并幫助他們改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02
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3-4歲
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發,他們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頭疼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覺!” “吃飯!”“不飯!” “叫阿姨!”“不阿姨!” “不阿姨!” 等等。
有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叛逆了,那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跟孩子交流時,總喜歡命令式的不要怎樣,不許怎樣,孩子就過早地學會了說“不”。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么樣的,在他那里就會得到反射。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還是先改變自己!
而且孩子雖然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在與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比如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一個是因為手腳敏感期,一個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該怎樣正確表達意見,慌亂中做出的隨心所欲的反應。
那么父母該如何管教這一時的孩子呢?
(1)切記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長似乎很民主,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這種情況下大都會回答“不好!”接著你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2)讓孩子做選擇題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他兩個選擇!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面條?咱們現在出去,還是五分鐘后出去?
當然,有的小孩會給出額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選擇范圍內的,然后很嚴肅地再重復一遍自己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