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不聽話的壞孩子。每次聽到我的吼叫聲,我都會很恐懼。
每次看到孩子成績的差,都會忍不住吼叫孩子,她自己也會害怕。
每次都要被我壓得喘不過氣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不想把你怎么樣,你就怎么樣,而不是做我想要你做的事情。
有些孩子還會和我說:“老師我不喜歡你,你別管我,你自己處理就好了。”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真正的雙向的,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成績,只用成績來評價孩子。
那家長有沒有想過,當孩子考第一名時,孩子的心情好不好?
有沒有孩子的成績考上北大清華,和孩子的成績高低,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其實,孩子的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
對于成績的關注,從家長的反饋來看,孩子在學習上是很努力的,但是他沒有其他方面的興趣,因此在學習方面就會表現出一種很懶散的狀態。
這種狀態,會一直延續到孩子長大后,如果在學習方面遇到困難,就不會尋求幫助,最終會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
但是在家長看來,成績就是第一要務,只有學習好,將來才有可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因此他們就會將這些知識給孩子講,希望孩子能理解,如果孩子照做不誤,他們就會在旁邊督促孩子改正,但是這樣做反而給孩子增加了不少的壓力。
而且,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很難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所以,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成績呢?
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家長會說:“你看,我讓你好好學習,你不聽,現在不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就會后悔。”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這方面,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孩子對世界認識事物的能力。
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太小,要讓他們獨立思考。
但是,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又總是習慣性地幫孩子解決,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這種方式會使得孩子失去動腦的能力,從而在遇到問題時,產生畏難情緒,害怕麻煩,不愿意自己去面對。
這樣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挫折,會對困難不敢去嘗試。
其次,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如果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而是把問題無限放大,再一一羅列出來,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而打擊孩子的成長。
孩子會覺得,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總是幫忙解決問題,只會讓孩子失去解決問題的勇氣,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不敢嘗試,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最后,影響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這關系到孩子的一生,家長也要重視起來。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克·詹姆斯曾經說過:“如果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就無法照顧到別人。”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如果孩子能讓家長“感覺到”愛,那么,孩子就能夠用更好的自己來面對挫折,也能夠學會愛自己,變得更加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