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特別調皮不聽話正常嗎?
好像很多家長都不太在意,他們認為孩子調皮搗蛋是自己的事,大人應該理解,等到孩子三歲了,特別是到了2歲以后,孩子不聽話,大人都已經不那么耐心了。
還有一些家長可能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有自信,認為孩子只有自己說了算,他們才會聽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事實上,三歲是一個可怕的年齡,兒童的大腦正在經歷著巨大的發展變化,同時他們的自主意識也在增強。
所以,當兩三歲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我們不免要問:“他們是如何發展的?”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也困擾了很多家長。
為什么孩子到了兩歲以后,就不聽話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的時候,大腦發育正好達到了新的高峰期。
這時候孩子大腦發育最快,如果再稍微發育遲緩的話,他就會比正常人慢半拍,因為那個時候大腦已經發育成熟,記憶力非常好。
而那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就好像是萎縮了一般,這個時候他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開始區分自己和外界,什么事情都自己說了算。
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五歲之后,自我意識開始萌發,這個時候他的自我意識就已經完全覺醒了,開始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于是,他就變得越來越“叛逆”。
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家長該怎么辦呢?
有一位資深心理咨詢師朋友說,這些孩子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他們進入了青春期,開始有了叛逆的表現,所以,在面對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用老一套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他們叛逆的心理,盡量采用溫和而堅定的方法去應對。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半到三歲
在心理學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的叛逆行為,心理學上稱之為“執拗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他們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保護,反對父母把自己當成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但是孩子畢竟還小,有時候犯錯是正常的,如果家長一味地給孩子立規矩,那么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固執己見。
對此,家長應該給孩子適當地約束,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自由。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規則,當孩子做出破壞規則的行為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些規則是有彈性的,比如我和先生先玩30分鐘手機,但是你自己卻把手機放在一邊,不僅自己無法好好吃飯,還會影響我們家家的其他成員的吃飯。
這種規矩,不僅讓孩子從小養成了規則意識,而且在家長的影響下也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于孩子來說,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
2、盡量不要打擾孩子
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邊玩手機邊看電視,更不要大聲吼叫,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分心,在潛意識里,不想看爸爸媽媽,想和家長交流,尤其是有些小玩舊,家長更要把事情放在心上。
家里的空間開闊了,就不會怕孩子出去玩了,再讓他一個人在家就行了。
而且可以把孩子帶到戶外活動,一個人總是出去玩的話,就不會輕易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了,慢慢地養成了良好的戶外活動習慣。
3、學會管理情緒
對于孩子來說,生氣的時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家長在生氣的時候不要傷害到孩子的心靈,他們也不想和父母一樣,所以,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家長可以讓孩子生氣時先冷靜一下,等到自己不那么生氣了,再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還可以告訴孩子,生氣的時候就想一個人待著,或者是什么都不想干,可以先做別的事,或者是讓自己休息一會兒,等別的事做完了再去做別的事,這也是一種辦法,但是要讓孩子學會如何控制情緒。
還可以用一些幽默的方法來應對,比如“小袋子”說:“今天你要是可以背著媽媽一起去上學,你想要穿什么衣服,可以給我說嗎?”
“是啊,”等等的“小袋子”就這樣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