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是愛玩,想要多聽話,首先要明白聽話是孩子的天性,而不會因為不聽話而排斥大人的話。
小到還是3歲的小寶寶,大到十幾歲的年紀,似乎都聽過“不聽話”這個詞,盡管孩子年紀小,但是他們完全聽懂了大人的指令,有些話不會與大人當面說,有時即使不說話,他們也懂得,也不一定就能理解大人所講的話。因此,家長需要耐心的引導孩子,可以跟孩子溝通交流,但不要認為孩子就不會說話,甚至有時會拒絕溝通。
比如:孩子問:“媽媽,你怎么不拿手機,多看一會兒書。”家長說:“整天抱著手機,不和我說話。”孩子會反駁:“你連你都不想說,你還能干點啥?”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shè);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guān)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家長朋友這樣做,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配合行為時,第一反應是生氣,第二反應是生氣,第三反應是不耐煩。于是很多家長會選擇以命令、說教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交流。
其實,家長的這些反應恰恰說明孩子還沒有建立起獨立的自我意識,他并不想按照父母說的去做,更不會正確的去理解父母的用意。
如果孩子從小就有這樣的自我意識,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做什么是錯誤的,家長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比如說孩子在上興趣班的時候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反感,那么家長要及時的告訴他,什么是正確的做法,不要嘗試嘗試去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
第二,給孩子展示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
你想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然將來的父母只能靠你自己。孩子聽了這話,就會給自己一個消極的心理暗示,從而讓孩子在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時候,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甚至有的時候,因為孩子在家里是出了名的聽話,家長也會認為,孩子一定是乖乖的,所以什么都不管不問,
因為這樣的家長會給孩子的心里造成一種負面的影響,
孩子會認為,反正在你的眼里我也不行,我也做不好,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也學不好。
所以,孩子在學齡前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多多鼓勵孩子,給他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他們知道,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加有自信。
二、鼓勵孩子有禮貌的行為
在我家,只要我在家,我們都會幫忙把碗筷收拾好,不會用筷子敲打碗筷,也不會說自己不會煮飯,這些在我們家來說都是很小的事情,可孩子還是記不住,我就會鼓勵孩子,說:“寶寶,以后長大了,我們都不會做飯了,只有你可以負責把飯端到桌子上,你才會煮飯,并且把廚房的衛(wèi)生做得又快又好,媽媽相信你會照顧好自己的,不會把碗放在洗碗池上,這樣做的哦!”
這種鼓勵的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肯定,讓孩子充滿自信心,同時對爸爸的話更加的認真了解和認真對待,他們會更加相信父母所說的話,并且積極行動。
3. 學會表揚和贊賞
“你真棒!”“我相信你下次會考的更好”。當孩子成績考得好時,無論考得好與不好,家長都要多多鼓勵孩子,要讓孩子真正相信自己,下次才會考的更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增強孩子的信心。
更多親子育兒知識請關(guān)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多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