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應該用什么打?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到底什么是打?
也許打罵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或許是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去打孩子呢?
兒童心理學家艾里克森認為:孩子們喜歡做的事有:
(1)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2)告訴孩子父母知道你不喜歡他做的事
(3)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不聽話,或者搗亂,父母就會懲罰他,懲罰讓他害怕。
(4)提供其他替代物
(5)如果孩子用哭鬧的方式,爸媽就會轉移注意力。
那么,孩子真的為什么哭鬧?
是想讓爸媽關注自己
?還是為了讓爸媽感興趣?
當孩子說“不”時,爸媽不要忙著給出答案,而是跟孩子一起看看書,聽聽他的想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爸媽可以順著他的興趣點,而不是直接幫他做決定,這樣會讓他感到不被尊重,反而會更加不樂意。
4、嘗試讓孩子犯錯誤
爸媽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總是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一旦孩子做錯事情,爸媽便會暴跳如雷。
“早飯你不聽,就不吃飯,到時候想去吃就去不了,想吃能不能吃,不想吃直接去吃原諒父母”
這是爸媽的想法,爸媽在自己的世界里占據了主導地位,根本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
孩子為了逃避爸媽的壓力,自然會跟著爸媽的腳步走。
5、不打不罵
對孩子偶爾的犯錯誤,父母沒必要“拳打腳踢”,對孩子適當的懲罰,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告訴孩子為什么錯了,還要讓孩子知錯就改,說孩子是怎么回事,讓孩子在下次錯誤的經驗中,重復犯錯。
6、不催促
批評的話,孩子就會聽不進去,反而更加懈怠,甚至不想去做。
7、不嘮叨
多多對孩子說,孩子做了錯事,不要催促,讓他自己主動去改正,自己親身體會一下。
給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孩子也不會被逼迫,自然會更加自信,更加優秀。
育兒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遇到難題,不焦慮,不放棄,一起成長,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對面困境中的人,失落的背影消失了,孩子也輕松了。
我是@抒小聊育兒,希望我的文章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