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聽不聽話的好孩子,我就要離家出走……
我就不聽你的,反正我就是不聽你的,反正我就是不聽你的,就要走。
我就要出去。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就要給我惹事,讓我出去,你就不是我的崽。
其實,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哪怕這件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對孩子來說,是獨立成長的必經之路。
作為家長,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及時指出來,并且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一開始,每天都會哭,因為幼兒園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一會兒我會跟他玩,一會他又不想和我玩了,于是我就要求他回家,誰陪誰陪,還不樂意了,必須要給我哭一場。
大人也是這樣,每次我只要看到他哭,我就會按照他的要求把他哄好。
后來,我就發現,原來他是有自己的“秘密”,只要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就“永動機”。
2-3歲,孩子叛逆期,父母要做孩子的“跟屁蟲”
孩子3歲左右,身體和肌肉開始迅速生長發育,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想要擺脫父母的掌控。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都要有一定的指導。
父母在這個階段,不僅要關注孩子的飲食和安全,更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從父母的言傳身教,到孩子的朋友,從孩子的朋友,到孩子的同伴,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原來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其實,都是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一種“習得性技能”。
3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有了“反抗”的能力。
你阻止不了他,他就會反抗,你阻止不了他,你就會跟著你反著來。
而一旦他有自己的想法,不管他說什么,你都會生氣、打斷他,這樣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反抗情緒,不利于溝通。
我們要等到他情緒平靜下來之后,再和孩子進行溝通。
二、告訴孩子為什么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大的,也是很強大的,他們的很多事情都想了解。
所以,我們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
比如說,媽媽以前總是說要你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但是,到了初中以后,你發現你的學習成績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好,如果成績不好,那么你還可以繼續玩,因為你發現了自己的成績好像并不理想。
而且,你發現你的學習成績下降了,并且有了厭學的情緒,這時候,你的情緒是很難受的。
所以,這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考不好并不代表你不優秀。你只是暫時沒有取得好成績,你現在只是暫時沒有學會,但是,你有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你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有沒有獲得成功、發展、提高的空間?這個過程,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認可,但是很多父母卻偏偏要避開孩子,當孩子取得了成績,你總是愛不釋手,這時你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對孩子來說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第三,家長要多鼓勵,少表揚,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理解
。
孩子上了一天的課,在學習到深夜,已經很累了,可是家長還要繼續說,孩子會認為自己很累,內心很壓抑。此時孩子的傾訴對象就沒有一個是家長的,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傾訴的時候,除了表示理解和認同之外,還要盡量不要打斷孩子,哪怕在孩子躊躇滿志的時候,家長也要有耐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對孩子,家長可以適當的給予建議,但是態度必須要平和,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并且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也可以經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個人經歷,讓孩子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在親身經歷中獲得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