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如何訓練?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如何教育孩子?
問題都出在哪里?
不聽話怎么辦?
孩子愛哭怎么辦?
我家孩子遇事總是撒潑打滾,什么都要自己來。
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上躥下跳,甚至亂扔東西,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今天寫這篇文章,更深入地講講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想好好說話卻“話癆”。
1
不是說話少,更喜歡玩耍
朋友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發(fā)現最近嘟嘟脾氣越來越差。
不管她說什么,他都會用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朋友以為,嘟嘟的脾氣越大,一定會變成愛頂嘴的壞孩子。
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朋友喊孩子吃飯,只要孩子不同意,朋友就會大發(fā)雷霆,訓斥孩子,還說要把嘟嘟的飯吃掉。
嘟嘟嘟說什么都不愿意,朋友不依著,等朋友不過來,就說,“我看嘟嘟的嘴巴是小畸形,長蟲子就吃,我就管”。
朋友也不管孩子的嘴巴是不是真的,可是一上來就是說孩子的。
嘟嘟嘟的嘴巴,真的是大變樣,非常招架。
我想起了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
當年我也是對父母非常“孝順”,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的事情,總會給父母提出來一些建議,結果就是不愿意跟父母分享。
有一次我去表姐家做客,表姐家有一個六歲的孩子,很乖巧的,到了晚上睡覺的時間我突然跟她說:“嘟嘟嘟,不要再搗亂了,嘟嘟嘟,快去睡覺。”
結果她就說:“我不。”
還有一次我去表姐家做客,嘟嘟嘟因為沒有得到一個玩具,哇哇大哭,表姐聽到了立馬就讓孩子把玩具從玩具收走。
結果孩子還是哭了,而且影響嘟嘟嘟的睡眠,表姐兩口子也十分氣憤,也十分嚴厲地教育起來。
然而,孩子的哭聲還是很大,嚇到表姐甚至還打孩子,軒軒一直委屈地抱著表姐兩口子,說:“我不要,我不去,我就要哭。”
看到這種情況后,我感覺這位表姐已經很睿智了,雖然沒有責罵孩子,但是用了這樣的辦法,還是沒有辦法讓孩子戒掉玩手機,這就意味著孩子肯定不會再玩手機了。
這種情況下,軒軒的媽媽基本不跟孩子談手機的事情,更多時候,孩子一個人玩手機。
因此,當孩子哭鬧著要玩手機的時候,父母就把手機給孩子,讓他自己玩,當孩子看到父母心不在焉玩手機,會很失望。
?多陪孩子玩,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鍛煉
要知道,孩子只有周末的時候才會感到放松,而不是一直在家里,每天睜開眼就是玩手機,之后就直接把手機藏在柜子里。
這樣孩子就只能借著來玩手機,這不僅影響孩子視力,還因為手機刺激了孩子的大腦,讓孩子長時間沒有得到放松的機會,性格會變得孤僻、不合群。
父母如果因為工作忙碌,沒時間陪伴孩子,就會把手機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玩,父母在一旁忙自己的事,這樣會讓孩子認為手機就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時間長了,手機就成為孩子的朋友。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會變得很無聊,在他的心里會覺得父母根本不愛自己,手機在手里就等于“愛”,手機就成了孩子的伙伴。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為手機發(fā)生了矛盾,那么孩子自然會尋找朋友,將自己的好勝心封閉起來,不愿意與父母交流。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會感到孤獨,同時孩子的心理發(fā)育也會受到影響,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有的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使得他們產生了嫉妒心理,從而厭學情緒。
還有一些孩子,有了手機,就開始自暴自棄,不再想盡辦法地沉迷于手機,因為手機也可以成為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