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個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我在北京做銷售,我家有個丫頭,2歲左右的時候我有一個地方?jīng)]有學好,天天早上不起床,那時候非常的懶,吃飯也都不香。我發(fā)現(xiàn)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兒子以前都是媽媽在哄他,然后孩子自己跑去刷牙洗臉,也要大人哄。后來我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問“媽媽喂你刷牙洗臉了嗎?”,孩子說“不刷。”
我說:“還行,刷牙洗臉確實很麻煩,刷牙洗臉也很麻煩。”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說:“那媽媽怎么辦呢?”
我說:“媽媽希望你可以每天都保持刷牙、洗臉、再刷一次,天天不洗臉,怎么辦?”
孩子說:“我要跟媽媽說我還有很多地方還沒有睡,因為要跟媽媽分享我的快樂。”
我說:“那你可以跟媽媽說一說,媽媽覺得你已經(jīng)很勇敢了。”
孩子說:“我害怕我會感冒,我也害怕,你不愛我了。”
我說:“那你能跟媽媽說一說,我們可以用什么方式來保護你的恐懼呢?”
孩子說:“可以用小刀子在紙上劃出一道道紅的跡象,然后我也會跟媽媽說一下。”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我們不要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心里都很清楚,自己有開心的、快樂的、生氣的、憤怒的、害怕的、生氣的、難過的,當我們能夠引導他去表達這些情緒時,他們會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
當我們用語言表達出這些情緒的時候,我們的情感就會被孩子的行為“看到”,這就是我們的情感表達。那么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這也是孩子在表達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
3.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讓孩子學會表達
雖然我們在社會上很忙,壓力很大,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情緒分享出去,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我們的愛。比如每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可以分享一下我們一起買菜的過程,或者是我們會下廚的時候,能夠和孩子分享一下我們生活的美好的點滴,而不是單單只是想讓孩子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和情緒,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才會有幸福感,才能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當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自己也要先管理好自己,讓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在有愛的家庭里,孩子才會變得更加自信,才會在家里有依靠。
4、適當放手,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扮演著父母的角色,讓孩子為自己的事兒分擔。而是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給予孩子適當?shù)囊龑Ш蛶椭?讓孩子可以更好的獨立思考。當孩子與我們發(fā)生爭執(zhí)時,一定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討事情的解決方法,如果孩子不聽取家長的建議,那么家長不要太過于苛刻孩子。
5、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想要讓孩子減少玩手機的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陪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因為人多力量大,而且游戲也是一個培養(yǎng)注意力的過程,因此,父母要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多接觸大自然,觀察樹苗、花草樹木,多和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
多與孩子溝通,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
孩子玩手機的習慣會影響他的性格和行為,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玩手機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孩子,多溝通交流,教育孩子不能只依賴手機,還要多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最好與孩子一起出去走走,這樣才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健康,對手機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小。
結局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
因此,孩子在玩手機時,父母要思考孩子沉迷于手機是因為什么,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在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原因之后,要及時糾正他們的行為,杜絕“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自己意識到沉迷于手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