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逗小的該不該打?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基本上都會有不聽話的情況發(fā)生。
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是家長最頭疼的時候,尤其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忍不住動怒。家長在被氣得要發(fā)瘋的時候,想盡各種方法,真正弄出來的效果也只是讓事情慢慢地發(fā)酵。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01
那當孩子不聽話時,到底該不該打呢?
你越是指責,他越是反叛。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現(xiàn)在的教育方法真的不能用在孩子身上,因為你的教育方式可能是錯誤的,或者說你根本沒有什么時間跟孩子講道理,或者說你根本沒有好好的跟孩子溝通過,或者說孩子壓根沒有聽你說過。
《哈佛家訓子》里有一集,蘇明玉和小夫在一個餐館里吃飯,看見小夫不好好吃飯,蘇明玉的第一反應是問他,怎么回事?
小夫說:“別看了,我不餓了!”
大人們的反應是,大人們是不是都在看電視?
可是小夫的兒子說:“媽媽,我想吃點零食?!?/p>
媽媽很嚴厲地說:“不行,我已經(jīng)告訴你了,不可以再吃了!”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有時父母在家看到孩子哭鬧,自己也會很難過,因為要為他準備零食。
但是到了外面的時候,孩子會發(fā)現(xiàn)不管怎么哭,家長都不在身邊。
而當他們習慣了這種環(huán)境的時候,在以后,當別人給他們提供的東西如果拒絕他們時,他們就會變得很憤怒,很憤怒。
當然了,有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挾別人,只是想得到東西,或者說只是想得到你的陪伴。
很多時候,我們在滿足孩子的時候,并不是在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
而是在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在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父母的行為方式很重要
當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太多太多,會限制他們的成長。他們反而認為父母對他們不恰當?shù)膼厶唷?/p>
比如,小時候,他們經(jīng)常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可是長大以后,他們會更喜歡戴著耳機,戴著耳機聽音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這是因為,他們希望父母能夠關注自己的需求。
當孩子聽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他們會有一種被父母需要的感覺。
在這個階段,他們往往很聽話,對父母的要求是無條件服從。而父母不知道的是,聽話的背后,隱藏著對孩子的不信任。
武斷的評價,往往會讓孩子失去對自己的尊重。所以,父母需要多觀察、多傾聽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他們的需求。
當孩子和你頂嘴的時候,你有多憤怒,就會有多傷心,以至于會導致孩子的行為越來越叛逆,讓你越發(fā)的生氣,導致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而每一次的教育,都是在提醒我們,需要改變。
我們不能永遠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和自己頂嘴,孩子頂嘴時,他們也是在思考,為什么?是真的需要控制?還是要通過父母的權威去壓迫?
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地看待孩子頂嘴這件事情,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
第三步: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和父母頂嘴時,父母不要著急,不要上火,更不要打罵,而是要耐心地和孩子溝通,告訴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告訴他以后應該怎么做。
等到孩子意識到頂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后,他可能就不會再頂嘴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有些話也要注意,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因為這時孩子還小,沒有能力去辨別是非對錯。
3、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父母在孩子頂嘴的時候,要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情。這樣的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就會慢慢消失不見了。
其實頂嘴的背后,藏著孩子的訴求,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心情,讓他的心情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