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母親用竹條打小女孩,這樣的打已經過去了很多年,那是一個悲劇,但是還有一個新聞,這個媽媽的教育方式是以棍棒教育為主,當孩子犯錯時,拿竹條打孩子,這種暴力的方式也已經成為了我們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常態。
“打孩子”這種事情,可以說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一種“教育”方式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家長會將“打孩子”當成是一種教育的方式呢?
一、“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利影響?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1、暴力傷害會使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曾經有一位爸爸在網上爆出視頻,他對待自己的孩子非常粗暴,甚至還把自己家的窗戶都給砸了。但是孩子卻因此而跳樓自殺。
根據視頻的真實情況來看,這位爸爸是非常的氣憤,對孩子打了孩子的頭部,可是孩子的父母只是到了晚上才去睡覺,并沒有在意,還有一些孩子的父親對孩子的管教方式讓人十分的生氣,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些不負責任。
這位爸爸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只是一味地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醫院進行搶救,可是由于孩子的父親的疏忽大意,使得孩子的媽媽在看到孩子的時候,竟然把孩子身上的傷痛,以及自己的家庭責任都給耽誤了。
也許是因為家長的疏忽,導致了這個孩子的悲劇,也讓這位爸爸懊悔不已,在看到了這個案例之后,當時的心里真是五味雜陳,同時也為這位爸爸的不理智而感到悲哀。
此類悲劇的發生,在現如今的家庭中,并不陌生,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導致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在這個非常明顯的原因當中,孩子的情緒失控是非常常見的。
如果家長沒有注意自己的問題,就可能會導致孩子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做出一些偏激行為。
我到底應該如何去避免孩子情緒失控?
家長情緒失控,對于孩子成長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兒童情緒管理》中,作者指出了情緒的對于兒童的重要性,在他的《兒童情緒管理》一書中,就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家長的情緒管理。
家長情緒管理失控,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這說明了家長們在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能夠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而且還能夠更加的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了解孩子的情緒,掌握孩子的需求,孩子也能夠感受到家長的情緒,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和家長一起商量。
那么如果孩子情緒失控的話,就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全面否定,會出現莫名的焦慮、焦躁、暴躁,這是正常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去評價孩子的情緒,而是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
其次,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要能夠先了解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
為什么孩子會情緒失控?其實孩子情緒失控,無非就是他們的需求沒有被家長看到,沒有得到滿足。而家長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為,都會影響孩子情緒的表達。
情緒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尤其是負面的情緒,比如說我們夸獎或者是安慰孩子的時候,他們能夠敏感地感覺到我們在表達他們的感受,而且還能夠很好地把情緒張力傳遞出去。
對于孩子來說,有負面情緒就是他們需要理解和支持的信號。
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把負面情緒表達出來,這樣就可以防止孩子沉浸在負面情緒當中,而無法自拔。
如何避免負面情緒的再次出現?
1、放棄威脅孩子的念頭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的負面情緒時,總會認為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是不好的,從而引發自己的情緒,殊不知,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當孩子負面情緒非常嚴重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放下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冷靜下來,或者帶著孩子離開現場,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是發脾氣的開始,當情緒平靜后,我們才能對孩子進行教育。
2、多與孩子溝通
當我們想要對孩子實施威脅孩子時,可以嘗試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包括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