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特別不聽話怎么辦?
別急著責怪,這5歲孩子已經進入了人生的第3個叛逆期,但是又有怎樣的家長能夠把握好孩子的叛逆期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告訴你答案。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變得特別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你不讓他吃飯,他偏要吃一碗飯;你不讓他走路,他偏要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1、 這個時期的孩子,叛逆的源頭在于對父母設立的規則的不滿。
父母希望孩子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孩子就有了一定的反抗意識,覺得不受父母的控制,對父母產生不信任和抵觸。
2、 孩子到了解的叛逆期,會出現一些情緒行為偏差,對于父母的管制過于嚴格,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3、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識增強,不想被父母管束和控制,但是卻不愿意聽父母的話,和父母對著干。
4、 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不想被父母管束,不想被父母控制,只要父母提的要求,自己有想法,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不一定被父母認可,就會出現叛逆的行為。
二、孩子叛逆的行為,常常會被父母理解成犯了錯誤
1、 認為孩子不聽話,才會去管他
曾經有一個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一個幼兒園中的小男孩,在教室里面擺放著一張小桌子,只要他坐在小桌子上,就會得到媽媽的一聲呵斥,媽媽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沒看見。
結果孩子的小手沒聽到老師喊,還是低著頭不說話,媽媽無奈地走到了孩子身邊,將孩子的小手撫摸著,并且用堅定的眼神示意孩子不要再哭了。
可是,孩子依舊是不斷地哭,媽媽也沒有制止他,而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一臉茫然地看著孩子。
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后,媽媽看著孩子,對孩子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告訴老師,讓他安靜一會兒?”
當孩子平靜下來之后,媽媽再次詢問孩子是不是害怕,孩子才說出了實情,原來是因為新來的班主任老師很兇,怕同學欺負自己,自己不想去上學。
經過了解,原來孩子在學校被同學踢了一下,回來告訴了媽媽,而媽媽聽了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肯定是因為你性格內向,不合群,不合群,才會被孤立?!?/p>
說完這句話,媽媽就離開了孩子的房間。
孩子悶悶不樂,再也不愿意和媽媽說話。
媽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急忙帶著孩子去找了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診斷后告訴媽媽:“這是孩子表達內心不安的一種方式,我們應該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的。”
其實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階段,只不過有的孩子比較聽話,比較平和,而有的孩子則是比較叛逆,比較極端,所以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需要的就是更加耐心的去引導孩子。
1、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只是有的孩子性格不同,有的孩子比較聽話,所以不會一直“雞飛狗跳”,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
2、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自己的秘密,作為家長,不要總想著去掌控孩子的生活,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
3、家長要理解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已經越來越強,想法也越來越多,所以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不要總是一味的否定孩子,他們在意的事情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要去和孩子計較,要學會去理解孩子,這樣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這樣孩子才愿意和父母敞開心扉,做出正確的決定。
4、家長要讓孩子參與進來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經發育成熟,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了,所以這個時候,不要總是習慣性的去打斷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應該”如愿以償的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