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產生怨氣,母子關系越來越差,爭吵不斷,媽媽回家在這個家,卻發現孩子是一個暴力蠻橫的人??粗⒆拥膶W習,媽媽曾經說過:“我不同意你這樣的做法,你是不是要氣死我?”孩子還時不時地頂嘴,甚至摔門。
這是因為孩子在表達情緒的時候,表達情緒本身就是一種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但是為了避免情緒傷害到他人,把情緒通過這些方式表達出來,讓他人接受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情緒大多是比較痛苦的,于是可能會通過一些非常殘忍的行為來表達,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孩子不愿意和媽媽交流的原因。
孩子可能會感覺到自己不被媽媽理解,然后產生自己的愧疚,但是又不愿意和媽媽分享。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是不被媽媽理解的,覺得自己說了沒用,媽媽理解不到她的痛,于是會很傷心。
媽媽的情緒是她不愿意接受的,她不想讓媽媽難過。
媽媽的情緒是孩子需要的,但是媽媽不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所以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
媽媽不理解孩子為什么這么做,是不是自己沒有理解孩子。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理解他,關心他的,父母也非常關心他。
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的時候,孩子的情緒會慢慢的低落下來,時間長了,他也就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了。
爸爸媽媽和孩子說話是有技巧的,要注意溝通的態度。
有一次,嗯哼和爸爸去逛街,結果遇到了一件喜歡的玩具,他很想買,但是爸爸媽媽媽并沒有同意,于是哇哇大哭了起來。
哭的原因是因為媽媽沒滿足他的要求,他很難過。這時候他的情緒被媽媽的拒絕,被認同,他的委屈一下子就釋放出來了,然后就很開心的和爸爸媽媽說了這件事情。
最后,他說,這次爸爸媽媽確實很不容易,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會理解我,我以后一定會努力奮斗,把事情做得更好。
這樣的理解和溝通,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確實是很理解我的,他在意我,從而獲得了勇氣。
2. 用“情”“理”“良”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他有他的想法和做法,父母要去用“理”來和孩子溝通,千萬不要用“情”去強壓孩子。
就像小月的爸爸,他知道自己的女兒因為小月考上了清華大學,所以覺得非常高興。可是當他把這件事情告訴她后,她卻告訴了他:
其實小月是因為覺得自己太過分了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于是他就下定決心的,把女兒送進了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要想讓女兒擁有一個好的未來,這位爸爸便花了10年的時間去考察、考察,打算讓女兒實現自己的想法。
可是她卻不想讓女兒像自己一樣,整天在家里捧著手機看,于是他便拿起了“身邊的書”這個誘惑的武器,就想要通過這些書中的內容來吸引女兒的注意力。
可是他沒有注意到女兒拿起的書并不是全部的內容,而是他在閱讀中喜歡上了那些被稱為“古典音樂”的書。于是他沒有命令他把書放回原處,而是領著女兒來到圖書館的角逐圖書室,看了一會兒,他說:“哎呦,你這書真的好看,簡直就是一個給孩子的好書櫥?!?/p>
在那個書架上,這位父親不僅知道什么是古典音樂,也知道古典名著。在那個書架上,這位父親已經了解到,古典名著是古典名著,只要我們感興趣,這本書就在他手上。
所以他從女兒兩歲多就開始閱讀,從小就開始培養起女兒的閱讀興趣。
從小到大,父親一直堅持不懈地向女兒輸出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
女兒從小到大,除了必要的閱讀、書寫、完成課外閱讀的課外閱讀,其余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看課外書。
而且還經常拿著書在女兒面前一讀,女兒覺得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我們每次去超市,女兒都會看到一本書,想要買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