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罵都不聽話,說什么都不聽,問什么都聽不進去。
因為孩子不聽話,大人氣的血壓升高,還會懲罰孩子,但是很多孩子卻屢教不改,有時候只是因為孩子叛逆了。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故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一次,孩子媽媽打電話給我,問我怎么辦,我說孩子已經到叛逆期了,溝通的時候我們很尷尬,因為我想不通她為什么不好好溝通。
我記得那位媽媽還說,孩子到了叛逆期,我很擔心。
我讓她不要和孩子生氣,但是又說不出來到底該怎么和孩子說。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孩子叛逆期的幾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傾聽
。傾聽的本質,是關注,是解決問題。如果孩子不說話,我們就傾聽,如果孩子不說,我們就聽不到。
第二步:評估
。根據孩子的情況,評估孩子能否接受評估。如果孩子不愿意,我們就聽不到評估,那么就會在這個時候進行評估。
第三步:從經驗中學習
。孩子不愿意和我們說話,我們就需要通過調整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會把真實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孩子的大腦就有了彈性和全局觀,同時他的感受也會跟我們的感受產生共鳴。
舉個例子:
孩子跟我說他在學校里遇到了一件小煩惱事兒,想要跟媽媽分享一下。
媽媽第一反應就是我不懂你遇到的事情,因為我在這個時候要處理工作,你可能覺得我要去學校處理事情,可能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讓孩子把情緒的事情描述出來,我告訴孩子說:
“媽媽聽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表達你的感受。”
孩子說:“就像你說的,讓我去上學就是讓我感到很難受。”
媽媽:“那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樣說,我當時應該怎樣緩解壓力呢?”
孩子:“嗯,那我可以不去上學嗎?”
媽媽:“哦,你很難過,那你怎么辦呢?”
孩子:“我也不知道。”
媽媽:“兒子,媽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
孩子:“那我能不能試著不上學?”
媽媽:“我希望你在一周里,能把不想去上學的念頭及時說出來,媽媽幫你。”
孩子:“我真的不想去上學!”
媽媽:“兒子,媽媽幫你想好了沒有?如果你不想去,你可以跟媽媽說,你想去哪里?我支持你,但是不想上學,媽媽會陪著你。”
孩子:“我不想去,我不想寫作業。”
媽媽:“兒子,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讓媽媽幫你做決定。”
孩子:“媽媽,我想去上個洗手間,可是媽媽總讓我作業沒完成。”
媽媽:“你不想寫作業,你覺得不寫作業,做什么呢?”
孩子:“我不想寫作業。”
媽媽:“你不想寫作業,那你需要什么呢?”
孩子:“我要拿書包里的橡皮。”
媽媽:“好吧,那就給你買文具。”
聽到這里,孩子一般都會停止哭泣,抱著媽媽不撒手。
但是如果媽媽換成了更大聲的責罵孩子:“我每天上班都會聽到隔壁某某某吼自己的媽媽。”
結果媽媽立馬提高音量,說:“你聾了嗎?你還有理啦?你看聾了嗎?沒看見我眼睛嗎?”
孩子依舊會繼續哭,媽媽依舊會說:“那就哭!再哭就哭!”
然后孩子開始躺在地上打滾。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超限效應”。
其實孩子看似沒理由的哭,實際上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
簡單的說,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陪伴,如果父母總是用責罵的語氣對孩子說話,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以后不再愿意跟父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