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訓不聽話,就是叛逆嗎?
孩子不聽話,是叛逆嗎?
在“熊孩子”的案例中,你會發現很多孩子常常會出現一種奇怪的舉動,如不聽話,你越是批評他,他偏要和你對著干。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的叛逆通常會表現在兩種狀態:
一種是“嘮叨”,跟“說教”毫無關系。
有一句話叫“同一性早閉”,就是說孩子在青春期時,跟父母的關系會特別疏遠,這也是為什么孩子們長大后特別叛逆的原因。
而且有些嚴重的“叛逆”,還會出現在青春期前后的孩子身上。
比如前幾年比較常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就是因為孩子們在叛逆期不聽話,跟父母對著干,父母說什么都不聽,甚至還跟父母對著干,有些時候父母感覺面對叛逆的孩子束手無策,想要好好教育一下,卻不知道該怎么辦。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一句話:“當你的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你給他(她)正確的引導,他(她)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你不及時、系統地幫助孩子糾正過來,那么孩子會越來越差。”
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一點,孩子小時候不聽話,不是犯了錯誤,而是性格內向、不善交際,不知道怎么辦,父母就要及時地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誤入歧途,否則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頂嘴不聽話,家長該怎么辦?
孩子到了兩歲左右,會逐漸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如果父母不及時地加以引導,孩子就會出現叛逆,比如在開始喜歡用手和嘴巴來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就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頂嘴不聽話,家長不要慌張,要先了解下原因,再去想解決辦法。
1、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
2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剛剛開始萌芽,但是他們的行為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通過頂嘴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在這個階段,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觀,如果家長一味地袒護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孩子頂嘴并非完全是壞事,家長不要大驚小怪孩子變成了人們眼中的“熊孩子”,家長要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
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出現自我意識,這是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會出現的,家長不要認為孩子的行為就是無理取鬧,這只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
在孩子兩歲的時候,會逐步展現出獨立的自我意識,這個階段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3歲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希望擺脫家長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渴望獲得更多的掌控感,其實在孩子三歲之前,家長還是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階段非常關鍵,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正面管教,讓孩子可以更好的獨立,所以說家長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讓孩子的內心有更多的底氣,讓孩子能夠去大膽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長大之后,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三、4歲之后,家長要掌握4個相處之道
1、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為什么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到了6歲之后,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叛逆期了,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一個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開始逐漸萌發獨立的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希望家長管教,更希望家長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
同時也會覺得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自己有了存在的想法,而不是被忽視或者是被拋棄。這時候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1、溝通時說完整的事情,不要說讓孩子感到恐懼怕的事情
當孩子的言語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孩子就會選擇用一些過激的行為或者是故意搗亂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平靜下來,因為孩子本身他們并不是什么都想做的,如果孩子亂發脾氣,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耐心的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