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還動手打媽媽,這個“暴力媽媽”似乎不是一個好媽媽。在過去的兩周里,我和朋友也是這個“暴力媽媽”。
我讓她停止那些不文明的管教,但她說:我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真是越來越難管了。我最近很苦惱。
“現在你才7歲,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理解你的意思?”朋友有點疑問。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只是偶爾到了9歲就做出不對的事情,你怎么可能理解我的想法呢?”
“每次都是我讓孩子把衣服弄臟了,孩子還不高興。”
“我很累了,我沒有多余的錢,我只有花了100元,讓他們去買衣服。”
“你把衣服弄臟了,他們就不高興了。”
“是他們故意弄壞我的,我要揍他們!”
“現在他們不敢再管我了,說我會讓他們很失望。”
“我到底是想要這套衣服還是那個玩具,我要那個玩具!”
兒子“你就這點錢?你知道我們窮嗎?”
“是你,你不知道嗎?我早就知道我不是一個沒有錢的人!”
聽著兒子不高興的樣子,閨蜜說:“是的,你不該讓我花錢,不該讓我花錢,你知不知道嗎?你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你應該考慮清楚!”
小兵又跟閨蜜說:“我真的不知道我是想要那個玩具還是想要他的。”
表姐說:“咱們到底該怎么辦?為什么要讓他買這么貴的玩具呢?我每次送他都要給他買!”
我說:“買什么買?誰知道他這次買了這個玩具呢?你為什么每次都買?”
小兵說:“別的小朋友都有,你就不可以!”
表姐說:“你這是用錢給我買東西,不是用錢買!”
小兵又跟閨蜜抱怨道:“我不想買,他們真的都比我有錢。”
我才意識到,很多孩子小時候很喜歡吃糖,尤其是一些高熱量的零食,他們會一直念叨著吃下去,而且只吃了2塊。
表姐也沒有制止,對他說:“你不給我買我也不給你買,你已經有這么多的錢了,還不給我買。”
小兵就讓表姐用力推,并說:“我不想吃!”
表姐沒把小兵推脫出來,反而把他拉到一邊,用腳踢了幾下。
小兵哭了,說自己餓了,表姐給他煮好的包子給他吃了,可是沒吃幾口,小兵就開始大哭起來。
那一刻,表姐感覺好像不對勁,她突然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表姐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
在《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里,看到了一位心理學家這樣描述和孩子的溝通:
“當我看著孩子的眼睛,想發火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在發火了。”
在孩子眼中,媽媽的情緒就像是一團火,根本不在一個溫度計上。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地給予他們正向的反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看見了,被肯定了,從而會對父母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和父母溝通。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里有一句話:
“當孩子成長到青春期,不僅‘頭疼’,父母很難搞出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不聽話,頂嘴,作為父母,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的教育就是通過權威來要求孩子聽話,要求孩子順從,或者說孩子要順從,所謂的聽話,就是命令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意思來做,孩子不能有絲毫的反抗。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每一次的頂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他們需要通過反抗、反駁來證明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而頂嘴恰恰是孩子發出的求助信號,因為他們想要父母把自己當做獨立的個體,從而獲得自我的認同感,獲得父母對自己的肯定。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