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不聽話打了孩子犯法嗎?
因為孩子不聽話打了孩子犯法嗎?
我有一個同事,她的孩子在4歲的時候,一個月,要去幼兒園,一直在媽媽懷里,不能離開媽媽,媽媽和爸爸經常因為這事打孩子,但是后來孩子就沒有了,但是孩子媽媽又打了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就這樣打了兩個月,孩子媽媽實在受不了了,就去找心理醫生問原因,心理醫生說是孩子媽媽用打的方式來讓孩子戒掉壞習慣。
在醫生的詢問下,她還是對自己的孩子沒做任何后悔的事情,覺得愧疚,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生病后,自己也沒有多余的精力照顧他,孩子自然就會和她一起玩耍。
這個時候,同事才知道自己生病的根本原因,原來是自己的爸爸沒有陪伴在身邊,孩子爸爸說孩子沒有事情可以去找爸爸。
同事說孩子確診抑郁癥之后,她一直都在安慰自己的爸爸,對她說:沒事兒,只要孩子生病了,爸爸就會像其他父母一樣。
同事的爸爸還說:你看,孩子壓力太大了,你現在也是挺焦慮的,也是正常的,就是心理狀態上出現了問題。
同事聽到這些話,不由得有點難以置信。
“我一直都是這樣,我不是天生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同事說,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被她爸媽從小寄養在他們身邊長大的,從小就會給他灌輸在思想上的觀念,導致他現在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擔心做錯事。
“只要我考不好,我媽就會說我。”同事說,“我就不敢考不好,看她怎么收拾我。”
“每次考不好,我媽就只會罵我。”同事的小朋友說,“從小到大,我媽從來沒有罵過我,沒有打過我。”
“從小到大,我媽從來沒有罵過我,就連罵我的話,我都是實話。我媽從來不會說我,我考得好,就說‘下次考得好’;考得不好,就打‘下次不行’。”
“我媽從來不曾跟我說過,考得不好,就是粗暴地打罵。”
“我第一次考差了,我媽第一句就是,我考好了,回家給我一個擁抱。我爸說‘考好了,有獎勵。考不好,我媽就扇我耳光,我爸就說‘考不好,回家打你’。”
…………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考出了好成績,父母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回報。孩子考不好,父母喜歡大聲責罵孩子,孩子考好了,父母認為這是對孩子的保護,一味地保護孩子。
結果就是,孩子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
2
孩子為什么要考出好成績?
1、家長給孩子定的目標過高
孩子本身成績的好壞,都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要想取得好的成績,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能辜負了家長的期盼。
這就會讓孩子產生“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才有好成績”的想法,不知道該怎么辦。
如果孩子本身就比較內向,而父母又給他定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那孩子就會覺得是非常遙不可及的目標,壓力非常大,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不堪重負。
2、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本來應該是活力無限的,如果父母給他定的目標過高,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目標是非常高大上的,如果孩子長期的達不到,就會覺得這個目標是非常高大上的,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這個目標就會逐漸的降低,就會讓孩子開始逃避。
因為如果孩子一直處于恐懼的心理,當孩子內心充滿恐懼感的時候,他就會開始逃避,拒絕再去突破,不敢再去攀登,他內心就會變得很恐懼。
3、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如果孩子長期處于恐懼中,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會讓孩子變得膽怯、懦弱、膽小,甚至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孩子的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人,會變得特別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特別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是會選擇逃避,不敢面對,他們性格的形成是非常容易受到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