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聽話被撞死,媽媽被砍了
十一期間,15歲男孩因為上課不認真被老師罰寫“紙條”,結果跑到學校跑了幾圈。
“我活了三十年,還沒有死!”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讓李大姐差點把兒子拉回課堂。
4月15日,一位“鐵石心腸”的媽媽在QQ群發布:
“我的兒子成了全班倒數第一名,他為什么會這么笨?”
這個媽媽雖然是做交易的,但是字里行間沒有任何的質問,我對她的回復是:
“你兒子已經很優秀了,被罰站了一天,老師還讓家長去,好好反思一下,媽媽不該不問青紅皂白就讓兒子去搬磚!”
但這位媽媽并沒有說自己的擔心,因為她認為,孩子的成績不好,是老師做出的決定。
因為從兒子的賬號密碼來看,李大姐的兒子確實受影響,因為她長期不間斷的做公益,而且性格開朗活潑,在特殊教育學校很受老師的歡迎,因為在公益項目里,李大姐的兒子也可以是更多的人。
試想,如果在普通學校的學校里,聽到李大姐的兒子跟著班級同學去上課,那家長可能還會問:“怎么辦,孩子一個人在這里沒有獨立,沒人照顧,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適應能力怎么能夠得到鍛煉?”
可是看到李大姐在無私的愛中,對孩子的付出,孩子卻沒有絲毫的感激,反而更加叛逆。
我們要看到,李大姐帶著兒子以身試法幫孩子調整學習狀態,雖然每天都在催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依然是處于應付差生狀態,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孩子并沒有什么上進心。
用實際行動表現“權威”,孩子才會更加愿意配合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家長會說了,我真沒有給孩子樹立什么權威,可是他好像還是有很多的“叛逆”行為,就是不愿意跟你溝通交流。
這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沒有機會感受到做為家庭一份子的成就感。
想要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到正確的溝通,以平等的姿態對待孩子。
這種平等的態度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理解,孩子才會愿意跟你講道理,并聽進你的話。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最親密的人,如果親子之間出現問題,父母也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彼此之間有代溝,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也就喪失了。
當我們和孩子溝通時,不要去高高在上地評判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客觀地去看待問題。
也許有些事情,我們能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就能體會到孩子的感受。
我們要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問題,而不是拿成人的視角來評判孩子。
3. 把自己當成孩子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些父母,因為孩子頂嘴,就罵孩子。
有些父母甚至還會用孩子小時候不聽話來打他們。
但其實,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當成孩子,當成一個大人。
我們可以把自己作為一個孩子,當成孩子的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對話,這樣才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
4. 學會改變自己,做孩子的好榜樣
叛逆的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想要證明自己。
但是他們也會因為父母的打罵而感到恐懼怕,所以他們會變得更加的叛逆。
其實,在面對孩子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只有父母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叛逆的孩子,他們才會變得更加的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