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把他扔了怎么辦?
——福林媽咪
我兒子2歲多時,我沒出息,被大的吼一頓,第二天都起不來,因為這樣,他哭鬧不止。每次我忍無可忍了,我都打他一頓,他才會乖乖地聽話,乖乖地睡覺。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可他越是這樣,我越不能容忍。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有一次我去樓下找小區大姐,大姐見到我,掏出手機錄了下來,一邊流淚一邊說:“大姐,我錯了,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管得太多,我不該管你?你可以管他,但是你必須給他你三觀,你不能再罵他,我也不能打他,只能把他交給你了。”
大寶跟我說:“姐,你又不是保姆,你別聽她的,你打她好嗎?”
大姐說:“不要打!她是孩子的奶奶,是孫子孫女。”
這句話讓我一直耿耿于懷,要是哪一天我家親戚沒有這樣對待孩子,你一定會變成個不孝的“白眼狼”。
可惜我沒有意識到,孩子長大后才是父母的問題,孩子從一開始就沒有建立起父母的規則感,總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就懂事了”。
可是我沒有意識到,我的情緒,正在一點點地被孩子帶著走。
他不聽話,我的要求越來越過分,被我拒絕,他不按照我的意愿去做,我也不允許他長大。
我總是害怕自己的要求會被他拒絕,每次吃飯都要批評、糾正,讓我很煩躁,影響了食欲,他也不喜歡吃飯。
而那時,我也并沒有意識到,孩子出現問題,根源其實是自己的情緒。
等到后來,我才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態度,讓孩子對我產生了不好的感受。
因為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讓孩子變得如此脆弱。
02
真正導致孩子出現問題,和我們是否能夠承擔責任毫無關系。
心理學專家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
那些因為家長的錯誤, 讓孩子產生問題的孩子, 大都是由于他們太在意自我感受,也容易忽視對孩子的陪伴。
李玫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行為有關。”
《少年說》中,小學生葉子健的父母,就經常抱怨孩子沉迷手機。
在他們看來,手機里有五彩繽紛的世界,有五彩斑斕的朋友,有無數數不盡的動畫片,可唯獨有一個小小的手機,好像就在他們的身邊。
父母的這種焦慮,只會讓孩子覺得,手機就是他們的全部。
當孩子沉迷手機時,如果父母沒有做好榜樣,那么孩子沉迷手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2. 手機讓孩子患上抑郁癥
有專家表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越喜歡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癥的幾率就越高,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患抑郁癥的比例也會增加。
手機損傷腦神經
孩子的生理構造和生理形態與成人不同,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傷害遠大于成人,過度接觸電磁波輻射對兒童健康狀況和認知力會產生一定影響。
手機耽誤孩子學習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松愉悅的信息,對知識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學習成績下降,受到指責后更需要在手機網絡里找到慰藉,形成惡性循環之后,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欲,產生厭學情緒。整天沉迷于手機世界里,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必然下滑。
容易誘發孩子形成孤僻性格
孩子沉迷手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性格。有的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愿與外界交往,整天沉迷在網絡虛玄世界,迷迷忽忽忽忽忽忽視了現實生活,有的孩子容易興奮話多、思維能力強,而自制力弱,一旦遇到手機游戲,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深陷其中。長時間待在虛幻世界中,會導致性格內向、孤僻、冷漠、不合群,嚴重的還會導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