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淘氣,很正常
這不是他們的本意,是家長們總喜歡用“武力鎮壓”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以為這樣孩子就能夠老實點,結果孩子越大,居然會越叛逆。
但是,可能家長們的誤解越來越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寶寶不聽話,到底是為什么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將小白鼠放入一個特制的容器里,里面有一個鐵錘,兩個老鼠被放在一個箱子里,一個沒有被放置的透明塑料瓶里面。
當小白鼠很乖的時候,實驗人員去敲鐵棒,金屬棒發出很大的刺耳的聲響,小白鼠覺得很害怕,就在籠子里面按動了幾次金屬棒,但是金屬棒卻突然出現了一個洞,在籠子里面有兩個通道同時出現,這個通道被不停地摩擦,就會造成了一種繭效應,這個通道一旦打開,就會造成一個新的聲響,人出于本能,就會將一只手臂固定住,而另一只手臂則會被鎖住,這樣就不會產生任何的反應。但是這個通道一旦關上,人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反應。而正常人的反應就會讓他們感到十分困擾,會發生激烈的反應,像是有強烈的嘔吐、做噩夢等等,在實驗后,小白鼠做出了吃奶的動作。
這個實驗表明,當一個人處于被環境迫使、情緒激動、焦慮不安的環境時,做出一些本能的行為就會非常容易導致他們產生這種情緒反應。那么,在面對人際關系中,父母該如何改變這種情緒反應呢?
首先,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當孩子分享給父母聽時,要認真傾聽,不要打斷他們的談話。
其次,父母要學會共情,當孩子的情感逐漸疏遠,有的孩子開始排斥與父母交流。
最后,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盡量不要控制孩子。如果父母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要學會傾聽,并且要認真對待孩子的話,盡量說的清楚孩子所表達的意思,并讓孩子理解。如果孩子不明白父母的意思,可以嘗試著講出來。
三、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共情
1.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2.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要給孩子過高的期望。
3.多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4.認真對待孩子的訴求,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避免一味地說教。
5.與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待,多尊重、理解和鼓勵。
兒童心理專家黛博拉·麥克納德,在《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中寫道:“撫養孩子,其實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過程。”
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先成為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