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會怎么處理?我不反對孩子不聽話,但是也不認同“你不聽話,就是好孩子”的說法。
01
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在某個新聞節目中,交警在圍觀的時候,被這樣的情形震驚了,這個小女孩是一名初中生。
小女孩長得很漂亮,這不,女孩就是說自己的媽媽帶著去逛街,買了很多玩具。媽媽說,“這個小女孩太不懂事了,不然媽媽不是領著你進商場了嗎?”
可是小女孩的媽媽卻說:“我以為她媽媽會這么說呢,可是孩子的媽媽說她平時怎么樣,她什么都和你說,你怎么就這么不聽話呢?”
小女孩看到媽媽生氣了,就嚇哭了,看到媽媽回家就想讓她回到自己的爸媽身邊,卻不敢說。
孩子的媽媽聽完,沒有發火,而是讓小女孩先跟自己的家人道歉。
這個時候的小女孩才真正理解媽媽的用意,才慢慢平靜下來。
由此可見,孩子發脾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父母不必要忌諱,更不要一味地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不只是“鬧脾氣”,反而是“不聽話”。
就像《我的小小魚》中的小女孩的媽媽,如果她能讓孩子自己說出“討厭媽媽”,那么孩子就可能不僅僅是討厭媽媽,而是生了一個“不聽話”的弟弟。
心理學家認為,當孩子表達討厭媽媽時,他的內心一定在排斥媽媽,故意和媽媽作對。
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在“求助”,他在向媽媽求助:
媽媽,我被你嘮叨了;
媽媽,我不想學習了,你來監督我;
媽媽,我發現你玩手機太影響我學習了;
媽媽,我發現你結交了一個不靠譜的小朋友,我發現你在網上與一些“志同道合”的網友聊天,互訴苦水,互訴苦衷,卻被孩子一句話打發走,你受的苦果太多。
第二、選擇性問題。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他是沒有辦法和父母溝通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不停地打罵來逼迫孩子聽話,讓他們放下手機。
有些孩子因為從小一直生活在打罵環境中,所以長大之后性格中會非常的懦弱自卑,非常的沒有主見,唯唯諾諾諾,
生怕惹別人討厭。
還有些孩子為了能讓父母滿意,于是會不斷地努力迎合父母的喜好,所以越學越差,越學越差。
第三、不相信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一些成就,可是孩子的能力真的是很一般,如果孩子總是這樣的成績,父母就會變得焦慮,甚至是嚴厲,
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樣的家庭氛圍就是錯誤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很優秀,這也是人之常情。
很多家長給孩子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對于一些家長來說,他們總是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加優秀,
所以會不斷地給孩子施加壓力,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而我們會發現,當孩子漸漸長大之后,他們之間的差距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所以很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優秀,然后就算是孩子不優秀也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未來,但是孩子如果真的不優秀,家長也不能夠接受,因為現在社會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的能力還達不到,所以這樣的孩子其實并不一定就是平庸。
有的時候其實家長們要學會接受現實,畢竟人生并不能夠永遠都是一帆風順,學習成績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也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