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靠吼嗎?
父母長期的語言暴力,是小孩子的災難
小孩子不聽話靠吼嗎?很多家長都認為,要溫柔堅定地對待小孩子,做到溫柔堅定的關愛他們。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實際情況是,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卻因為一些原因,用吼罵、打罵等粗暴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往往換來的是孩子的激烈的反抗,反而是孩子變得更加倔,甚至更加叛逆。
然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心平氣和地把孩子叫到跟前,耐心的詢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并且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出孩子身上的問題。
如果孩子說:“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想學習”
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是孩子的想法,是孩子的問題,從而進行教育。但是這里,孩子不僅不想學習,而且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學習力不足夠、學習方法不對,還是因為孩子內在的“學習意愿問題”
得不到滿足,所以“不想學”?還是因為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要先和孩子站在一起,幫他去解決困難。
首先,我們要先和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找到問題的所在,幫他想辦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打擊。
其次,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的意義,從“為什么要學習”這個角度出發,探討“為什么要學”。
此外,我們要幫孩子確立目標,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就不會再糾結于“我為什么要學習”這件事情上,學習才能成為他的內在目標。
只有當孩子明確了學習的意義,他的內驅力才會更強大,才能主動去學習,找到學習的樂趣。
第三,用游戲力的方式,幫助孩子培養起內在的驅動力。
電子游戲有一個優勢,就是能給玩家帶來成就感和歸屬感,這是因為玩家在闖關的過程中,每一次的失敗都能得到及時的鼓勵,這樣的場景下,游戲可以說是孩子的主要工作。
所以,要想孩子不沉迷,首先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是不是過于嚴厲了?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指責孩子?是不是過于溺愛了?是不是在孩子面前抽煙、打游戲、睡懶覺,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數落指責孩子?是不是經常對孩子的成績不滿,是不是總是罵孩子?是不是經常對著孩子“挑刺”?
如果孩子沉迷于某一件事情,他的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空洞,沒有被別人關注和理解,可能就不會想到要和他溝通。
因為親子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交往的方式,而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好方式,就是親子關系,是對孩子一生最好的教育。
親子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而親子溝通應該是親子關系最為重要的基礎,親子關系是教育的根本。
對于大部分的父母來說,他們都是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可是一些父母卻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總是一廂情愿地認為孩子不需要父母管教,不需要自己管教。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聽自己的話,可是很多父母卻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溝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
1.命令孩子做事情
如果家長命令孩子做事情,孩子就會覺得不公平,對著干。
比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按時起床,但是孩子想要先去上衛生間,然后去寫作業,而不是先寫作業。
“快去寫作業”的命令式語氣,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且家長如果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孩子就會更加的不愿意去做事情。
另外,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對孩子做事情的催促,那么孩子往往就會更加不愿意去做。
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沒做好,或是做錯了事,家長就會指責、懲罰他們,所以孩子的心里就會變得更加害怕,內心會變得更加的不自信。
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去完成作業呢?
第一、學會尊重孩子
因為孩子總是感覺家長對自己不滿意,所以他們就會對家長話中的批評產生抵觸心理,最后還是倔強的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