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電擊電影《致拯救重生》里有這么一段畫面,晚上一個閨女在和媽媽抗議,說:我覺得很不好,我不想媽媽打我。
媽媽: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你得按我說的去做。
閨女:我不要吃飯,我要喝水,我就要喝水。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媽媽:“我說不吃東西,你自己去拿。”
閨女:“我就要吃嘛,你給我吃嘛。”
媽媽:“你到底要我說多少次?”
閨女:“你就讓我自己做。”
媽媽:“我給你拿礦泉水,你自己拿。”
閨女:“你每次都給我拿礦泉水,這不公平嗎?”
媽媽:“嗯,好像不是公平。”
閨女:“要不你給我拿礦泉水,我就不吃飯了。”
媽媽:“好吧,我給你拿,你自己拿吧!”
一開始,女兒是抗拒的,這下她知道了反抗了。
但是她還是不高興了,一邊抱著女兒一邊訓斥責著女兒:“你給我拿水,你就拿水!”
女兒明顯地不服氣,拉著她媽媽的衣服,滿臉不情愿地和媽媽說“我不,我不要你拿,你自己拿吧!”
媽媽還是很生氣的說“就不給我拿,你自己拿,不聽話你就不要你了!”
孩子還是一如既往地說“我就不,我就要拿”。
媽媽氣得一把奪過水杯,“給你拿,媽媽不吃!”
孩子惡狠狠狠地吼著,她將水甩到了孩子的身上,“你再也不想拿了,就滾!”
孩子不聽,哭聲就更大了。
這個場景,我想很多家長聽到過,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歷?或者正在為孩子不聽話而苦惱呢?我們又有什么好的辦法來應對,讓孩子聽話呢?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能聽到和理解“不”這個詞,但并不代表他們無法理解。如果孩子表現出對“不”字,那就是不聽話。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也在發展,如果你跟他說“不”的時候,他只會用手抓起耳朵,或者是“哦”“哦”。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這不賴我,是他說的啊,我不能要求他總是按照我說的去做,他就是要這樣做,這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什么是“執拗敏感期”
“執拗敏感期”是孩子的共識,俗稱“執拗敏感期”。一般指的是孩子在6-7歲的時候,他們會強烈地排斥一件事或是一件事,只要和父母交流時,就會做出離經叛道的舉動。孩子覺得自己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對任何事情都要求是有據為己有的。所以,父母在孩子這個階段就要理解孩子,學會對孩子說“不”,讓孩子產生自我意識。
3歲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意識,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想要自己做事情,不喜歡被父母命令,反抗不聽話。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不想被父母管束。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是需要技巧的,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這是因為我們缺乏對孩子的理解,所以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因為父母不懂自己的道理。因此,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們不妨可以試試以孩子的想法做為契機,和孩子建立溝通。
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孩子的每個問題行為都是由于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的不同,對他們愛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2歲的孩子就會有自我意識的萌芽,也會產生一種力量,會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但又特別敏感,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蹲下來”和孩子溝通是最為簡單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