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敢跟他講怎么辦,其實,是有不少家長都在找一個能一起共同討論,能達到高度信任的方法。
今天的這篇文章主要談論了,要與孩子溝通,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走進孩子的內心。
今天我們的很多家長是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讓孩子跟我們溝通,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下如何與孩子溝通的三個技巧,相信對家長們也有很大的幫助:
1、 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是,有些時候,他們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如果家長的情緒是穩定的,就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不聽話的行為是什么,孩子就會停止哭鬧,此時此刻他們就會覺得很有趣,他們就會聽你的話。
2、 尊重孩子,不要放棄孩子,做孩子的榜樣
就像開頭第一個例子中的小女孩,之所以表現出對媽媽的攻擊行為,是因為媽媽在那一刻沒有尊重自己,沒有理解她內心的感受,也沒有認真去傾聽孩子的需求。
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會激發起孩子的憤怒,破壞親子關系。
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會失去了和孩子交流的機會,當孩子感受不到尊重時,也會爆發。
所以,孩子在自己的某個年齡段里,有哭鬧的時候,父母不要輕易妥協,學會溫柔而堅定地拒絕孩子。
3、引導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心理學家溫尼克特曾說:“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也有自己獨特的需求,他們就像我們成人一樣,需要被尊重、被理解,需要被認同。”
孩子哭,說明他的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需要被看見、被接納、被認可。
而當我們能接納孩子的情緒,回應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慢慢地放松下來,愿意向我們敞開心扉。
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哭鬧,其實是在發出情緒的信號。當孩子的情緒被看見,被理解,他就會放松下來,他就會平靜下來,才能聽我們說話。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忙著給孩子講道理,或者說教訓斥孩子。
而是先傾聽孩子哭鬧的原因,幫助他排解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被看見、被理解之后,他就會愿意真實地表達出來。
當他的情緒被看見,被接納,他就會向我們敞開心扉。
當孩子被理解的情緒被看見、被接納時,他就會向我們敞開心扉,就會在最真實的環境中表達出來。
可怕的是,有很多家長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后,曲解孩子的意思,或者否定孩子的情緒。
他們習慣性地把孩子的情緒當作洪水猛獸,一味指責孩子自私、脆弱、膽小,而無視孩子的情緒表達。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孩子關上了和家長溝通的大門,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了,問題更加嚴重了。
如果我們一味指責孩子,否定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情緒壓力會更加大,更加煩躁不安,而疏遠的親子關系則會更加惡化。
孩子和我們疏遠,其實是因為我們不信任孩子,在親子溝通中不自覺地用否定來否定孩子。
那要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放下心里的芥蒂呢?
1、想辦法了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產生共情。
首先,父母要明白,這個階段孩子還是有很多心理困惑和情感,他們現在能和父母溝通的渠道很多,但很多問題卻又很多。
比如他們總是會問我們:“媽媽,我和你說實話,我真的不想聽你說實話。”“媽媽,我早戀了。”“你可千萬別拆散啊。”……………
有不少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憂心忡忡忡忡忡忡忡忡忡,有時還會哭笑不得,“我們不可能沒發現這孩子有什么特殊的。”“媽媽,我們班上有個男生總是欺負我,可是他從來不揍我。”這個時候我們要給孩子一些小小的提示,比如在跟孩子溝通之前,可以這樣問:“你想和我說些什么呢?”
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看到了,他就會去主動承認錯誤,而不是一味地撒謊和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