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0幾歲不聽話怎么教?
你發現了嗎?在小學階段,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有很多問題:
不愿意學習,成績下降,愛玩手機,頂撞父母。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一天,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被老師打了。
回家后他和爸爸吵了一架,結果他跑到陽臺上,跳下了高樓,最后不得不選擇了輕生。
之前他在寫小說,他爸爸在樓下接他回家,一開始也很擔心,想跑回去單獨溝通,但看到孩子在樓下站著,還是堅持他,就上前走了。
爸爸沒辦法,在樓下等他,聽到孩子的哭聲,趕忙上去了。
結果孩子還是沒有要回去的意思,直接從樓上跳下去了。
作家王老師,也有同樣的感受。
她曾經教過的一個男孩子,因為嚴重沉迷于手機游戲,經常要在宿舍樓里頭玩,不能去上學。
老師好不容易叫了家長,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不分青紅皂白,將孩子臭罵一頓,打一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就會破罐子破摔。
初中的時候,因為學習壓力大,心情低落,所以,媽媽就把他關在家里。
而他開始越來越不愿意去學校,后來,只要媽媽不在家,他就開始啃老。
這樣下去,高考的時候,他只有一落千丈,因為抑郁癥,即使去了學校,也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
抑郁癥帶來的癥狀
還有很多孩子,是因為玩游戲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
經常熬夜打游戲,最后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
父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他就是不去上學,也沒有改變。
最后,孩子陷入了絕望。
他們的父母管的太嚴,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叛逆。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父母的“管教”是有目的的,只不過是一種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的“愛”罷了。
這種管教,只會讓孩子更加堅定地對父母,對自己的人生有深深地迷茫,更加不知道該怎么走下去。
這種管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沉迷游戲,越來越沉溺于游戲世界里。
這些父母可能會說,這種方式方法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讓孩子不再沉迷于游戲,但是卻根本達不到父母想要的效果,甚至還會傷害孩子。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沉迷游戲呢?
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充分溝通
在心理學上,當孩子玩游戲時,父母常常會命令、打罵孩子,會通過一種威脅的手段,比如:你再玩游戲就給我扔掉!或者是挖苦水讓孩子去死!
父母認為自己的愛就在孩子身上,所以會威脅、恐嚇孩子,以此來讓孩子順從自己。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破壞親子關系。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盡可能地將父母對孩子的管教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孩子會逐漸地與父母的行為區分開來,孩子會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絕對不能做,孩子會逐漸懂得哪些事情絕對不能做。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就可以隨著孩子的長大而逐漸地被放寬,孩子變得更有主見,所以,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了父母并且不愿意放手的情況,父母就一定要考慮一下是否是自己的管教方式出現了問題。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幫助,而不是父母不愿意放手讓他們獨立。
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家長最重要的身份,應該是“教育者”,而不是“監工”。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于小學階段,父母可以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該如何管教孩子。
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變得自律,父母首先要起到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
這位父親的做法,值得所有父母借鑒,千萬不要讓孩子效仿。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榜樣的力量,當孩子需要獨立的時候,我們在哪里?
2.尊重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他是獨立的個體。